就只能以国家大事为重,把投资方的考察接待交给了特殊部门的边罡来处理,自己先去帮贸易代表团的忙了。
可结果又是一个不顺利。
日本人似乎吃定了华夏炼钢技术低劣,原材料又不足。
虽然这次谈判在价格上有所让步,却让步不多,价格谈到十五美元一吨就怎么也降不下去了。
铁源协会的负责人宣称要是比这个价格低,他们宁可留在库房里也不会再卖的。
后来这件事结束后,宁卫民还接到了阪和兴业的北茂社长的电话,他跟自己诉苦,说铁源协会还批评了他们。
警告他们不许再给华夏人泄露行业情报,否则就要把他们开除出协会。
等于说,这件事即使宁卫民从中极力周旋,尽力相助也没得到一个多好的结果,还连累了阪和兴业。
鉴于目前国内原材料仍然飞涨的现状,代表团也只能低头,签署不平等的协议,为了点废钢和铁屑继续挨日本人割肉放血刀子了。
这还不算,最糟心的就是两头不落好。
由于宁卫民去陪贸易代表团跑遍了日本关东和关西的铁厂,把国内来的投资方的老爷们留给了边罡,即使是伺候得再周到,在情理上也有所亏欠。
别人倒是还好,都挺给宁卫民面子的,但问题是代表团里新上任的天坛园长可不大高兴。
宁卫民听边罡说,这些龚明程大老爷见宁卫民始终没有露面,明显为此很是不快,待在东京的几天里,根本就没有什么笑摸样。
无论是吃喝玩乐,也没让他心情愉快起来,倒是见他在结束一天的公派活动后,经常自己来东京的坛宮饭庄餐厅来溜达,还带着个笔记本抄抄写写的,有时候还问问内地员工一些问题。
后来哪怕去了京都和大阪的坛宫分店,似乎也是这么个做派。
事出反常必有妖啊。
身为特殊部门的精英人员,边罡很少有这种吃不准的时候,他完全不知道对方是个什么意思,在进行着什么计划。
便只有主动跟宁卫民检讨,说自己没陪好考察团,钱花了,人也没能讨好,很有可能办砸了他给自己差事。
这件事宁卫民自然不会怪边罡什么,但他通过边罡的复述和提醒,多少也对这位新园长有了点“善者不来,来者不善”的印象,萌生了警惕。
他能明显感觉到,这个新东家恐怕对他没有什么好感,怕是在琢磨他什么。
不过话说回来了,他问心无愧,又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