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大汉有着巨大贡献的氏族,如关羽、张飞、赵云等家族。
然而,刘禅却发现,有些氏族的排行似乎并不完全合理,有的氏族虽然势力庞大,但对大汉的贡献却寥寥无几,却仍然被排在了前列。
刘禅的眉头越皱越紧,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种不满与疑惑。
他心想:“这《氏族志》的编写,本是为了彰显我大汉的忠义之士,激励士气,团结民心。可如今这排行,却似乎有些偏颇,若是让将士们看到,岂不是寒了他们的心?”
想到这里,刘禅不禁有些恼怒,他抬头看向站在一旁的侍从,沉声道:“去,把费祎董允叫来,朕要亲自问他这《氏族志》是怎么编的!”
侍从闻言,不敢怠慢,连忙应声而去。
不多时,费祎董允便匆匆赶到议事殿,两人跪伏而下,朗声道:“臣等参见陛下!”
刘禅看着费祎董允两人,神色稍缓,他指了指案头上的奏章,沉声道:“你们看看这《氏族志》的排行,可有什么不妥之处?”
费祎董允两人闻言,心中一凛,连忙起身,走到案前,仔细端详起奏章来。
只见两人的眼神中闪过一丝诧异,随即又变得坚定起来。
他们转身看向刘禅,恭声道:“陛下,这《氏族志》的排行,确实是臣等所为。臣有罪,请陛下责罚!”
刘禅看着费祎董允两人,心中不禁有些感慨。
他挥了挥手,示意两人起身,轻声道:“你们何罪之有?这《氏族志》的编写,朕只是想问问你,这排行究竟该如何定,才能既公平又合理?”
费祎心领神会,上前一步,拱手道:“陛下言之有理,《氏族志》的编纂,实乃大事一件。臣以为,皇室姓氏自然应当优先。”
刘禅微微点头,示意费祎继续说下去。
费祎清了清嗓子,接着道:“刘姓,作为汉室皇族,自然应当排在首位。这不仅是对皇权的尊重,更是对汉朝正统的延续。刘姓不仅是皇室的象征,更是万千黎民心中的太阳,指引着大汉前进的方向。”
董允闻言,也上前一步,补充道:“陛下,臣以为,与皇室有姻亲关系的姓氏,如曹、孙等,也应当被适当提升。此举既是对前朝皇族的安抚,也是对我大汉包容并蓄之风的彰显。”
刘禅听了,心中暗自思量。
曹、孙等姓氏虽非大汉本土势力,但在朝中也有着不小的影响力。
毕竟许多降臣降将,都曾是魏国、吴国旧人,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