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长,又是以防守城池作为主要的训练内容,因此州郡兵并不具备野战能力,但仅仅用作守卫城池,倒是绰绰有余。
桓熙治下三十万户百姓,有超过半数都分布在了雍州,真要是到了危急时刻,王猛可以征调近十万州郡兵,听从号令。
实际上,别看前些年冉闵与石赵之间的战争,动不动就出兵十余万,几十万,但那些军队之中,部分士兵的战斗力也没比桓熙的州郡兵高到哪里去。
桓熙之所以逢战只带精兵,不过是信奉兵在精,不在多。
当然了,如果出兵太多,不仅影响民间的生产、生活,对于财政来说,也是沉重的负担。
冀州南部那样的精华之地,可就不是被冉魏、石赵这么给糟践的。
桓熙对于王猛的能力,自然是信任的,他又道:
“我将引五千匈奴弓骑南下,银川周边尚有三千骑,必要时,先生可以派遣他们南下,无需派人向我请示,一切以稳定关中局势为先,倘若有人不听号令,先生可以先斩后奏。”
有的人就是将忠义看得比性命更加重用,这样的人有很多,近一点的例子就有此前自杀的冉魏司徒刘茂、特进郎闿。
而王猛也是这样的人。
有苻坚与王猛的故事作为参考,桓熙自然能够完全的信任王猛。
否则,如果王猛都要提防,岂不是连刘禅都不如,毕竟连刘禅都知道,诸葛亮在《出师表》里写了谁的名字,他就重用谁,不加猜疑。
桓熙与王猛相处也有数年,自然也知晓他的性情。
越是信任他,王猛就越是对你死心塌地,如此才不负君臣之义,知遇之恩。
反之,如果心生猜忌,提防着他,只怕王猛也会毅然决然的选择离开,另寻明主辅佐。
就在桓熙与王猛商定出兵之后不久,永和九年(公元353年),十月中旬,秦州有急报传来。
朱序声称武都、阴平二郡发生叛乱,自己无力平定,请求桓熙出兵。
当然,这只是桓熙征召将士的借口。
但桓熙当着众人的面,还是表现得很惊讶,当即召开军议,决定亲自领军平叛,参战将领有邓遐、杨安、石越等人。
而能够独当一面的邓羌,则被桓熙留在了长安,听从王猛的调派。
至于周楚,则早就前往了西套草原,奉命征召匈奴弓骑南下。
周楚赶至银川,为主持单于台的赵俱带来桓熙的密令,赵俱核验过后,立即派人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