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惑敌将的同时,埋作伏兵。
如今计谋不成,反倒提前暴露了自己的底牌,并且白白损耗了将士们的体力,可以说是雪上加霜。
不过,王猛还是很快调整好了情绪,事已至此,再去悔恨也没有了用处。
由于梁军后撤三十步,而燕军又并未跟进,双方之间的距离已经拉开到了一百三十步,这已经超出了双方弓箭的射程。
战场上剑拔弩张的气氛得以缓解。
不久,随着慕容恪的令旗招展,燕军徐徐后退,暂时与楚梁联军拉开距离。
慕容恪此举,并非是要退出战斗,而是要切换阵型。
雁行阵的优势在于充分利用两翼的箭矢压制敌方,但不利于短兵相接的白刃战。
眼下燕军的箭矢无法对梁军造成有效杀伤,自然不能继续保持雁行阵,需得改变阵型。
慕容恪麾下有九万步骑,这么多的军队重新进行部署,必将引发混乱。
如果就在梁、楚联军的眼皮子底下变阵,王猛、桓温又怎可能放过这个时机,一定会燕军自乱阵脚,掩杀而来。
因此,燕军必须先往后撤。
当然,如果梁楚联军从身后跟了上来,那无疑是正中慕容恪的下怀。
燕军可以一直往后退,直到梁军的重步兵体力耗尽为止,便可回身冲锋。
王猛自然清楚这一点,眼见燕军后退调整阵型,他赶忙让将士们原地坐下,抓紧时间恢复体力。
同时又派遣信使与桓温、邓遐取得联系,向二人道出自己猜测的燕军主攻方向,即邓羌的骑兵方阵。
原因很简单,楚梁联军分为三部,呈品字形。
位于最前方的梁军方阵已经暴露了底牌,慕容恪不可能去硬撼一支重步兵方阵。
而桓温依托车辆,结阵固守,同样难以突破。
因此,慕容恪要改变兵力部署,只可能是仗着骑兵优势,主攻邓羌所率领的骑兵方阵。
当燕军重新布置兵力,再度靠近之时,王猛站在指挥台上,远远望见燕军的阵型,果真如自己猜测的一样。
慕容恪将近战骑兵安置在左翼,而将弓骑兵集结在右翼。
此举,自然是要以左翼的近战骑兵进攻原本品字形中,位于梁军后方右侧的邓羌骑兵方阵。
以右翼的弓骑兵骚扰品字形中,位于梁军后方左侧的桓温步兵阵营。
但在燕军调整兵力部署的同时,桓温、邓羌也完成了阵型的调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