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上没有什么区别,大家都是在做网站产品,所以网站的流量固然相当重要,流量是网站的根基,是网站营收的决定性因素之一,所以它的重要性自然是不必多言;”
“渠道指的是所有让网站与用户产生接触的路径与媒介,比如,新浪虽然在国内门户网站里流量很高,但是相当一部分的流量是依靠各大第三方渠道引入的,比如,用户从Hao123看到了我们的短链,或者我们的新闻广告,从Hao123跳转到我们的网站;也比如用户通过百度关键词搜索,搜索到了百度收录的、新浪网的某个页面;再比如我们和一些其他网站的友链互换,其他网站的用户通过友链访问到新浪网站;”
“内容,指的就是我们提供给用户的最根本的东西,比如,新浪给用户提供的国内外时政新闻、体育、娱乐、财经以及房产等等相关资讯,也比如淘宝上各个店铺出售的各种各样、分门别类的商品;”
陈同大概介绍了一下这三个版块,这时候他并没有留意,在会议室的另一端,进来一个身穿一件黑色休闲裤、纯色白T恤的年轻人,这个人正是李牧。
陈同这个时候又说:“眼下的互联网行业,大家都在宣传两个核心思想,一个是流量为王,一个是渠道为王,其实说到底,现在的互联网注重的还是流量,也就是我们所说的UV和PV,这种想法并没有错,因为流量是网站变现最为直接的方式,新浪网目前的营收里,广告收入占到了80%以上,流量越高,广告资源也就越贵。”
说到这里,陈同话锋一转,说:“不过,我个人觉得,互联网行业终究还是会进入内容为王的时代,我并不是说流量和渠道不重要,只是想说,其实我们暂时抛开流量和渠道的桎梏去分析问题的话,其实道理非常简单:你提供给用户的内容越好,你的网站就会有更高的用户粘度,随即也就会自然而然的获得更高的用户留存率,这样一来,再辅以各种运营手段,网站的用户就能够不断沉淀,最终还是会得到庞大的流量。”
“我们做新浪网的时候就意识到,互联网用户在关注新闻的时候,想要的并不是和各种新闻节目以及各大报纸一样的内容,新闻节目受时长和播放周期的限制,它们很难在某个单独版块的新闻上持续不断的投入精力去报道,而报纸虽然版块划分详细,内容也非常充盈,但是它的时效性更低,最新的讯息传递至少也要隔一天的发行周期,而且这两种新闻模式都受限于制作周期较长、制作成本较高的影响,时效性也就更差了,对重大新闻的及时反馈能力很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