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给他五千万的估值,还想让他心甘情愿并入牧野威视、并且只占牧野威视20%股份的话,就得先把未来牧野威视的估值填充到两个亿,这是前提,如何填充这两个亿的估值,才是我们要考虑的问题。”
丁正林说:“倒是有一种可行的资本操作模式,我们可以先成立牧野威视,并且在牧野威视的账上趴两个亿的现金,这样一来,牧野威视的市值就是两亿现金,海康威视如果愿意被牧野威视并购、拥有整合后牧野威视20%的股份,到时候,牧野威视就拥有两亿现金的硬资产,以及海康威视五千万的软实力,加在一起就是两亿五千万的估值了。”
林清雅也点头说道:“我觉得丁总说的办法很可行,海康威视缺钱,这两亿现金对他们来说意义重大,这意味着一旦他们加入我们,他们所有的研究领域都将有大笔资金注入,让他们有更快的发展;如果不加入我们,就只能继续吃糠咽菜、勒紧裤腰带发展,你们觉得他们会不会心动?”
李牧略微思忖,开口说道:“直接注册公司、趴两亿现金有些过于简单粗暴了,我个人感觉,如果我们直接拿两亿现金做吸引的话,一旦海康威视答应,因为我们对这个行业不具备深入了解,将来这笔钱的使用权基本上就由他们做主了,这样一来,以后我们跟他们之间的天秤也很难维持,没有足够的能力去制衡海康威视的团队。”
林清雅和丁正林也很赞同李牧的担忧,自己不懂一个领域,还要一下子拿出两亿资金给懂行的人做事,这对出钱的资方来说,确实太不可控了,风险很大,就算是风投,也会先投个一两千万的A轮看看成效,再决定是否追投。
大家一下子陷入沉默,每个人都在思考着究竟该如何在搭建自己的盘子、吸引海康威视加入的同时,还能够保证自己未来对整个盘子的基本盘掌控。
想了片刻,李牧灵机一动,率先打破沉默,说:“海康威视现在的优势不是集中在编解码技术以及后端储存产品上吗?那我们就收购一家有足够实力的、单纯的摄像设备制造企业,把它拿进来作为填充两亿市值的一部分,剩下的再拿钱补,这样一来,如果海康威视答应加入,我们就有了一个摄像设备制造团队跟他们互相配合又互相制衡,借此来保持一个基本平衡,而且,盘子里多了前端设备制造的环节,对海康威视的吸引力也会增加。”
两人眼前一亮,都觉得这是一个好主意。
自己不懂,又怕懂行的脱离掌控,最好的办法就是再找个懂行的跟他相互制衡,如果这个懂行的跟另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