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这也仅仅是在软件领域,以及互联网产品形态和模式领域的领先。
真要说到计算机硬件,华夏和西方的差距,比汽车领域要大得多。
最起码,李牧重生的时候,华夏在计算机芯片领域还乏善可陈,虽然有了自主芯片,但性能差距远大于汽车,国产车虽然整体技术水平比美日德的汽车企业差了不少,但起码能造出很多实用性强、性价比高的车型,芯片就差得远了。
这也是为什么,李牧的思维里,想做的,是颠覆传统汽车制造业,而不是正面与他们竞争。
所以,他除了用内饰与外观来赢得先机之外,剩下的优势,全部都集中在了产品的人性化设计,以及科技化程度上。
这一下就让他领先了传统汽车企业,至少两到三年的优势,而且李牧有信心把这个优势不断扩大。
汽车制造业,有一个很难受的事情就是,所有的一切基本上都要做好软硬件的适配。
现在的汽车厂商和互联网行业还没有什么交集,和高科技的计算机以及软件行业也没有什么交集。
这种感觉就像是从来没有做过智能手机的手机品牌,忽然有一天要被市场逼着开始研究智能手机。
但是他们在这之前,甚至还没有做过一台彩色手机。
这样一来,他们面前的工作量就变得极其浩大。
不但要开发整套系统,更要把整套系统对应的硬件全部与这套系统做好适配。
即便是丰田与大众这样的顶尖汽车企业,现在也没有独立打造一套智能人机交互系统的能力与基础。
而且,把中控换成彩色屏幕,光是硬件的供应链就够他们麻烦折腾的。
那要重新设计内饰,重新开发研制模具,更要在全球寻找合适的硬件供应商,重新整合出一条新的供应链出来。
德国人率先对这件事情感到绝望,因为他们发现,就算他们整合好了供应链,他们在一到两年时间内,也不可能开发出一套与牧野汽车相提并论的交互系统。
如果只是在车里塞上一块彩色屏幕,但是又不能让这套彩色屏幕变得智能起来,那消费者一样不会买单。
而且李牧还有一个杀手锏,就是keyhole提供的地图和导航。
由于keyhole这家公司是李牧和谷歌联合收购的,所以他和谷歌早就已经把权益闭环设定清楚。
首先,keyhole绝对不会授权任何一家与汽车相关的企业,使用keyho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