敌方做了一定的情报工作,还可以主动干预BUFF的施放,要求玩家们上更有针对性的BUFF。
中端的“停”是“我停”,就需要指挥官对战场地图有足够的理解,攻敌所必救,又或是占领某个决定性的战略要点,从而逼迫敌方不得不在预定地点和本方展开决战。
又或是占据某个重要战略位置。在这个位置周围反复扫荡,卡住敌方的喉咙,消耗敌方的有生力量,获取胜利点数或垄断某关键资源,从而争取最后的胜利。
高端的“停”是“敌停”,网游里的玩家都是陌生人,对手也总是不断变化,玩家也不大可能去搜集足够多的战例来研究对手,因此指挥官很难了解对方指挥官的性格和打法,想要调动对手的难度还是比较高的。
但指挥官可以通过各种战术手段扰乱对手。牵制敌方的速度,然后通过分队作战来逐步蚕食对手以获取胜利。
比如我方在人数上吃亏,但在玩家个人实力和下级指挥上却全面占优,那么指挥官就应该集结大部分实力较弱的主力去牵制对方主力。让小分队去分进合击。
主力始终吊着对方主力,对方行军就吃掉拖后玩家,对方回头攻击就主动撤退,如果敌军主动攻击某个要点也不和他们争斗,用时间换取空间,用正面战场的少量牺牲来换取局部乃至整个大局上的优势。
“打”。
“打”就相对简单了。就是针对性打法的意思。
指挥官要告诉本方玩家优先攻击哪些目标,以及具体的攻击手段,目标可以是玩家,也可以是战场上的怪物或NPC,甚至是关键性的战场建筑和目标物。
指挥过程中可以尽量介绍的详细一些,讲清楚为什么要攻击那些目标,对方能对本方造成哪些巨大威胁,以加深本方的玩家的印象,使他们更加服从指挥。
另外,好的指挥官会将本方分为多个战术组,或根据职业分成数个队伍,然后根据战场情况给不同的队伍分配不同的任务,作出更有针对性的安排。
如果是人数比较少的团队战场,还可以做更细节化的指示,比如直接说用什么技能,该怎么打。
本方如果优势较大,为了迷惑或全歼对手,甚至还可以进行战术包抄。
“打”的主要目的是尽快消灭敌方有生力量,降低敌方对己方的威胁,或是争夺关键性物品,比如夺旗战。
当敌方中部分敌人在短时间内无法消灭,但又威胁较大,指挥官就可以考虑封禁这部分敌人,或牺牲部分玩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