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二十八日。
辽阳城外,风尘仆仆的元帅军薄城而来。
刘承宗的进军速度看上去并不快,其实这是故意装出来的样子。
第一旅睡醒就跑了十里地,直到迫近辽阳二十里,确信城头能看见他们的军阵轮廓,这才慢悠悠地像辽阳老城逼近。
因为高应登发现辽阳是座巨城,规模上不比西安府城小,看上去就像趴在太子河沿岸的巨大怪物。
不过辽阳城的规模越大,刘承宗与高应登等将领心里就越稳。
根据早前审问所得的情报,城内仅有守军三千,这意味着只要攻城开始,这座城的城墙它就守不住。
一个垛口只能站一个人,就是天兵天将也守不住。
但大城有大城的妙处,就是城防工事更加完备,在攻城之前的准备工作会更加复杂。
刘承宗意在几日之内一鼓破城,因此并不急于让高应登冲上去做试探性攻击。
军队虽然走得慢,但在行进间能做的事情也更多。
刘狮子起手打出一张突突牌,放出了礼衙尚书张献忠。
“攻城要有人填城壕、修工事。”
他对张献忠道:“劳烦兄长跑一趟,带一旅副将李鸿嗣那个标营,去方圆五十里转转,多取情报少杀人,我另有用处。”
“大帅是要把他们带回去?”
“嗯。”
刘承宗点头没有多说,这也是钱士升带来的情报,东江军出身的三顺王,军队本身精通骑兵战术、又是水师出身,还在山东受过新军的炮兵训练,是难得的技术兵种。
只不过辽人安土重迁,这里是他们的家乡,想把他们带回陕西有一定难度。
让张献忠带兵去,就是要绝了俘虏的后路,把田地毁了村寨拆了,无处可去,只能被他带走才有条活路。
张献忠其实听了命令,内心多少有点迷糊。
他都忘了自己衙役捕快出身,率农民军转战千里陷城掠地的厮杀经历了。
咱是大元帅府的六衙尚书,被人冠以部堂的尊称,跟大明的礼部尚书谈笑风生,虽限于元帅府国情,说锦衣玉食还点勉强,但光宗耀祖那也是做到了。
他就寻思咱老张也不是啥天生杀人狂,大帅居然专门提醒咱少杀人,这说啥的话嘛,多少是有点瞧不起人了。
但是吧,张献忠带兵脱离大部队一出去,不到半个时辰,西营八大王的含金量就回来了。
那叫个快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