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原谅她一次。
允儿再次指着屏幕,示意徐贤看看上面文件的数量,足足大几百份的剧本,这看着就足够惊人啊。
察觉到徐贤依旧在疑惑,允儿怒其不争地说道:“人家肯发过来,就代表有合作的可能,我们究竟是错过了多少的机会?”
允儿也知道想要把这些剧本全部拍完是痴心妄想,但任何一个有抱负的演员看到这一幕,冲动几乎是必然的。
她甚至想要把责任归结到李梦龙头上:“一定是他没有用心,否则为什么到我手里的项目永远只有那么几个?”
经过漫长的思考后,徐贤总算是能勉强跟上允儿的思路了。
不是她故意耽搁时间让允儿难堪,实在是她同李梦龙一起工作太久的,类似的事情上很难快速带入到艺人的视角。
可能在允儿眼里,这里面的每一个剧本都代表一个机会,但这不是事实呀!
“这里面至少有一半的剧本,根本就熬不到拍摄的那一天,注定落在各个公司的电脑里占内存了。”徐贤好笑地说道。
这还是她保守的估计,以她的了解来说,里面能有十分之一最终被拍摄,那就相当不错了。
而且所谓的拍摄也分三六九等,同样的剧本,请允儿是请,请新人依旧是请。
两者的区别绝对不仅仅是两个人的片酬,连带着也表现出整个项目投资的差别。
面对徐贤的解释,允儿还是有些无法相信:“可是剧本都在这里呀,这难道不是钱吗?这不代表项目已经立项了吗?”
徐贤苦恼的挠着头,一时间不知道该从哪里给允儿解释。
在她看来的常识,但在允儿的脑海中,却根本就没有类似的概念。
这不是允儿的问题,是她徐贤涉猎的略显超纲,当然这里面也有李梦龙的责任,谁让他什么都教来着。
“一个具体项目的发起,可以有很多标志,剧本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徐贤缓缓向允儿做着科普。
尽管以剧本作为立项算是正统的标志,但原本这行业就充斥着各种金钱、利益,乱起来只能说是正常现象。
类似的象征可以有很多,比如说公司突然拿出一笔资金,比如说李梦龙宣布要拍摄电影,甚至说允儿决定自己出演女主角。
这些信息都可以成为项目发起的可能,甚至比所谓的剧本要来的更为靠谱。
相较于好的剧本而言,这种直接给钱、给人的做法更容易得到资本的青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