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才把吴伯安之死的疑点简述,然后直言她的担忧:“恶有大有小,小恶欺家,大恶欺国。倘若真有人算计安排诸王府官的任命,那他的野心一定很大,身份不会低。”
元恪一听就明白,说:“你认为此人是宗室中人?”
“是。”
“好大的胆子。”帝语很轻,却含着绝不饶恕的雷霆杀意。他对广平王、京兆王失望是一回事,被人谋算令他对诸王失望是另回事。
尉窈:“包藏祸心的恶人,即便表面忠厚坦荡,内心一定时时惧怕被人看穿,心乱就会见破绽,陛下放心,敢欺罔宪网者,网必捕之!”
侍卫寇猛送她回门下省,他几次想问赵芷有没有寄家书回来,几次把念头憋回去,知晓这不是他能问的话。他暗许心愿,俗话说刀箭无眼,一定全往别人的身上扎啊,别扎到赵芷。
武卫将军元鸷带着一列羽林精锐巡逻,和尉窈错身过去。
尉窈回头看一眼,寇猛好奇跟着她回视。
尉窈一笑:“元鸷将军真是奇人,明明形貌魁梧,却不易引人注意。”
寇猛:“确实,我只知道他以前的官职是给事中,在哪里任职、干什么,我全不知。”
之前的武卫将军是元珍,因任城王丧妻没去扬州上任,元珍升为平东将军,被派往扬州,元鸷由给事中升为武卫将军。
尉窈也不了解元鸷的经历,这可不行,她一早得去廷尉诏狱,就把找寻元鸷履历的事交托给清河王元怿。
争权争不过,那就加入!元怿痛快应下,这一查,方知元鸷才能卓越,只因性格木讷,为人死板不知变通,才在尚书省各曹打下手,多年里什么庶务都干,从不抱怨。
后话暂不多提。
廷尉诏狱。
今天上午尉窈跟着崔廷尉卿学习,崔振打开一间间屋子,里面落满灰的旧案文书堆成一座座小山,他说道:“之前朝廷以重刑治恶暴,太和元年起改宽政,修改律法,用五年的时间完成。太和十一年再次修订,十六年正式发布,但仍有诸多凶案、大案没有明确律法可以依照,遇到这类案件,需多署官员聚于一起辩论,然后上书皇帝批准。”
尉窈问:“哪些官署可参与辩论?”
崔振:“除了廷尉署、门下省,还有尚书省。如果案子是御史台或司州署呈报的,御史中尉与司州牧也可参与最终案审。遇到皇族宗室犯案,判案需另外考量。屋里的文书全是过往难判断的案例,钥匙交由你保管,随时翻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