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后勤部不断统计,战后从沙市陆陆续续救出来的幸存者很多,狼崖城辖下的人口数量很快又回到八千关口,而且还有进一步增多的趋势。
但郎华这一次却不想留太多人在风尾山基地了。
末世中这些人都是不可多得的劳动力。按他的意思,最好让他们在沙市重新安家,将各地工厂的产能恢复。在取得必要的武器后,他们将返回沙市居住,那里也会成为狼崖城的大后方,成为狼崖城在末世中挣扎求生的一点小资本。
对了,战后段晴所在的秘书处还完善了此前不成熟的军功制度。
对战备物资,狼崖城今后将实行公有和私有并行的开放制度。由信息部在城主府中央电脑上建立每个幸存者的个人联网档案,记录每个人在狼崖城内获得的积分。
城内各级军队、守备队、搜索队以军功多寡作为衡量是否晋升的标准。军功越多,军衔越高,就能享受更多的特权和优待,包括但不限于新式武器、新式药剂的优先配给,火力更强、价格更低的军需品购买资格。
而对于那些不愿意参军的人,在通过自发战斗猎取晶核、搜集获取物资后,同样也可以通过向基地出售晶核、物资来获得城内
积分。
积分在狼崖城的联网系统中有两个关键数据,一个是现有积分,用作消费。一个是注册以来积分累计总和,类似军功象征。
现有积分是狼崖城内通用的货币,在出售、消费过程中不断增减。总积分则是衡量一个人对基地贡献的标准,其效用等同于军功,分值越高,晋升越快,与官方交易时获得的优惠就越大。
这样的想法,竟和几千公里外的港城不谋而合。
其实最先提出这套制度的人不是段晴,而是郎华。倒不是什么英雄所见略同。只在前一世最先这么做的就是港城的鸠鸽山地旅,他此时不过是拾人牙慧罢了。
脑袋里乱七八糟地计划着,郎华两步三晃,像个街溜子似的走了没多久,后山便已经近在眼前。
他这次来,可不是来找张诚的。虽然前段时间他总是三天两头地往这跑,但那是为了公务,而且最近几天可有些特殊。
不久前,南齐军区的李义山连长托人给张诚送来消息。说是之前安排护送幸存者的两名战士迟迟没有归队,想来已是发生不测。
郎华了解到,那名幸存者安然其实是张诚灾变求生期间的女伴,是一起经历过生死,患过难的人。
前世的战场呆了十三年,郎华最能理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