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自然未必能了解,不过郭嘉身负奇才,兼少有壮志,连相隔万里的青州北海尚且被他如数家珍一般,豫州境内的山川河流,自然更难不倒这位鬼才了。
在高览等人出发之前,郭嘉便曾说指着颍川的地图说到,天军若要强渡潕水,可先选出水深的地方,标注出来,然后结合情报,再从中选出曹军防御最薄弱的地带,这是第一步。
这话出口之后,众人皆是愕然。
人马渡河,通常都是临到河边再选择渡河的方式,水浅的,可以徒步。水深的,则依据河水的深度、两岸的远近临时搭建浮桥,所以渡河向来优先必然是要选择水位浅的地方渡过,哪里有舍易取难的道理?
郭嘉则摇头道,此战关键不仅是要取下舞阳,更要快速拿下,不可有漏网之鱼,以免打草惊蛇,让昆阳的夏侯惇警觉起来。
若要速下舞阳,如何渡过潕水便是关键,而要强渡此河,首要考虑的是不能让对岸的曹军提前发现,乃至半渡而击。
你们都知道水浅的地方好过,曹军同样也知道,所以水位低的地方防御力量也肯定最强,相反,水位越深,敌人便越难渡河,所以防御反而就会松懈。
所以,要想急袭而过,就不能选择水浅的地方,只能选择水深的地方。
听完郭嘉的计策,无论高览还是严然皆是叹服,王政更是暗自康慨,郭嘉这位鬼才,真是每每出人意表,事事反其道行啊。
随后的第二步,根据往年滦河的水位变化,确定出所选择位置现在的水势之深浅、两岸之广狭,提前打造好浮桥,第三步,则是除了军营这边准备的皮囊,沿途亦可寻些村庄收购、赶制,保证渡河时骑兵人手一个。
这三步之中,第一步与第二步是最重要的。第三步,只不过是一项候补的措施。
而当高览率军来到里内水位最深的一段,果然便没有看到对岸有什么曹军的岗哨,众人又一次在心中对郭嘉钦佩不已。
由于此时还是下午,抬头看了眼天色,高览思忖一番后,为了做到万无一失,还是没有选择直接靠近,而是先停在了东岸十里外,一直等到入夜才悄悄地来到了河边。
遥遥看见,对岸的曹军生起了篝火,大约每隔七八里便有一堆。夜色下,这连绵不绝的篝火,彷佛一条蜿蜒的火蛇。篝火边儿上,搭建的有简单的帐篷,偶尔见到有曹军士卒探出头来,观望一番。凉风习习,隐约可以听见一些动静。
高览伏在岸边,细细观看,没多久,严然也从左右悄悄过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