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就先用了吧?
说服蒯良不行,绕开之前便尝试了,结果连刘表私宅大门都没有迈进一步,那么接下来还有什么办法呢?
鲁肃熟思良久,却也是苦无良策,眉头愈发皱起,抬头一看,周瑜倒是神情自若,其他诸人却都在眼巴巴地看着他,只好徐徐答道:「难以一蹴而就,非得缓而图之。」
一个都伯闻言拍案而起,冷哼说道:「鲁征事此言岂不废话?」
这都伯名叫公孙竖,虽是扬州人,却是在临淄时便入了天军,向来亦自诩是王政麾下的老人,本就对鲁肃这个书生略有轻视,此刻当即发作起来,振臂怒道:「想那刘表使者来俺江东,将军殷勤招待。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大块吃肉,大碗喝酒。待其之情,不可谓不深厚,可结果呢,换来什么了?」
「咱们千里迢迢,远至襄阳,却将咱们空闲投掷,见也不与相见,俺听说那刘景升乃是汉室宗亲,更是什么八骏之一,素有贤名,难道这就是他的待客之道吗?」
说着说着双目圆睁,环视众人,一字一顿地喝道:「彼辈如此无礼,依俺的意思,这襄阳也不必再呆下去了!」
「鲁征事,咱们这便返回寿春,将此事告知将军,他不是不愿借粮吗?好,那咱们就自己来取...」
鲁肃还没说话,一旁的周瑜却是神情一肃,厉声截断:「噤声!」
周瑜平日里言笑晏晏,给人如沐春风的感觉,一旦正容变色,却是立刻威仪自现,令人望之凛然,生出了敬畏之情。
公孙竖也不例外,明明对方并非他的上官,却依旧吓了一跳,甚至差点本能反应般地喊出一个「诺」字。
此时鲁肃也反应过来了,立刻转头看了四周的窗户,犹自不放心,又长身而起,走到门口,打开门往外边左右看了一看,确定这会使馆内的仆役、侍女没有经过的,方才轻呼一口气。
再次坐下时,看到公孙竖虽然面色悻悻,却已变得乖觉起来,不由看了眼周瑜,暗自感慨,这就是所谓的大将之器吧?
也幸亏这次带上了公瑾,否则单凭自己,还未必能镇住这群骄兵悍将...
思忖了会,鲁肃再次开口道:「诸位,咱们远来出使,务要不辱使命,岂能稍遇困阻,便轻言放弃?」
「虽未见刘表,已先遇一阻碍,这其实也早在在下的预料之中了,大家不必焦躁,沉下气来好生计议便是。」说着,又对着一旁端坐的周瑜问道:「公瑾,可有良策教我?」
鲁肃或许很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