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也不起身,只是整了整衣,淡淡地问道:“阁下从何处而来?”
这不是明知故问吗?
鲁肃对那文士稍作打量,见其既不起身行礼,又是一脸倨傲,已料到对方来者不善,一般心中暗忖对策,一边拱手回道:“在下来自扬州寿春。”
“寿春距我成都,何止千里,鲁君不辞辛劳,千山万水,所为何事?”
“自然是奉有我主书信,欲请刘益州观看。”
“哦?”
那文士听到这话,直接将手一伸,大刺刺地道:“且先拿来容我一观。”
鲁肃微微一笑,不置可否,反先问道:“未请教尊驾名讳?”
“汝南许靖。”
“原来尊驾便是以月旦评闻名当世的许公啊。”
纵横捭阖,亦和沙场争锋一般,讲究一个知己知彼,鲁肃出发之前,便已下了很大的力气去了解刘璋的性格以及成都群臣的事迹,许靖是刘璋手下较有名气的一个人,所以鲁肃知道这文士乃是许靖之后,立刻便是心中一动,当即拱手作揖:“许公大名,肃久仰多时,今日一见,当真快慰平生。”
月旦评,由汝南郡许劭兄弟所作,而许靖正是许劭的从兄。
眼见鲁肃这番言辞极是恳切,许靖心中大是得意,面色也变得和缓起来,正要开口谦逊几句,却见鲁肃似是想起什么般地,突然冒出一句:“不对啊,许公怎会在成都呢?”
什么叫我“怎会”在成都
许靖闻言一怔,讶然问道:“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许公不应该在许都么?”鲁肃却显得比他还要诧异,“难道许公这样的国士主动投效,曹操竟也不愿接纳吗?”
“你”
听到这话,许靖脸上的笑容登时凝固住了。
兴平二年,孙策东渡长江攻击会稽王朗,许靖为了躲避战乱逃去了交州,随后不久,曹操逢迎天子,迁都许县,许靖得知之后,便让自己的好友袁徽去给荀彧写信。
袁徽信中把许靖快夸成了一朵花,说他是“英才伟士,智谋策略足以参与国家大事”,又说什么“自其流落交州以来,与众人生活在一起,每当遇到忧患危急之事,总是先人后己,与亲族内外的人同饥共寒,实是仁义宽厚。”反正千言万语,不外乎是说许靖乃是才德兼备之士,如此贤才,实在不应遗野。
可也不知为何,作为当世一等一的聪明人,荀彧这次竟然没有听出袁徽的弦外之音,竟然始终没有将这等大事告知曹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