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却便正是高晋。
他奉了祢衡的命令,带着两千人马星夜疾驰赶到平寿,与县尉吴班通了声息之后,便先留了大半人马予他,一则驻守城外,防止贼人逃窜,二则配合监视城中守军,随后高晋与吴班又各自分配任务,因为聚集在城中的“士族乱党”并不是都在一处的,所以他们又将兵马分做数队,此时出现在这里的这一支便有三百余人,由高晋亲自带队,目标直指城西的王氏府邸。
北海王氏自东汉开始便是青州的一等望族,秦始皇灭齐国后,为防止地方王族反叛,把大多数田齐宗族迁往咸阳,但田氏也有几支后裔逃避了迁徙,其中一支留在北海,便改姓王氏,又因所居地望不同,在东汉时分为三支,分别是营陵王氏,密县王氏,以及剧县王氏。其中剧县王氏和密县王氏在后面的两晋时期达到高峰,“扪虱谈兵”的前秦宰相王猛便是剧县王氏出身,为天下所重,而密县王氏以王闾最为著名,数世同居共财,家人有百余口,家门雍睦,乡里敬慕,官府奏闻,被旌表门第,号称天下著名义门。
不过在此时,却是营陵王氏最为著名,如先后仕过孔融和孙策的王脩,便是出自该地。
克复曲阿之后,王脩与全柔一同被古剑生擒,虽然依旧不愿入仕,不过看在对方既是青州老乡,又与自家同姓(主要还是无名小卒,造成的麻烦不大),王政倒并没有太过为难对方,便让他直接归家了。
可惜他的宽容大量,却并没有换来王脩的感恩戴德,对这个黄巾贼寇依旧万分痛恨,便在不久之前,便私下里与一个从许都前来的故旧见上了面。
既是从许都而来,自然便带了大将军曹操的手信,在信上已然言明,王政托名汉臣,实为贼寇,若他们肯在平寿城起事,那么曹操便会在江东牵制王政的主力,同时临淄的袁谭也会出兵南下,用来牵制琅琊、泰山的徐州驻军,然后里应外合,争取一举克复北海国。
曹操更有许诺,待事成之后,功大者封侯。
对于封侯不封侯,王脩其实并不是特别看重,他之所以处心积虑欲与王政为敌,主要还是想为旧主孔融报仇,只是苦于有心无力,没有办法。忽然间曹操主动主动递来支持,他自然是求之不得,当场就拍板决定,答应完全按照信中所说行事,经过一番的联系与密谋,更是立刻找来了不少“志同道合”之辈。
这也很正常,虽然入徐州后王政就一改起事之初的作风,没有再动辄对士族大户抄家灭祖,但北海渔盐何等发达,既然成了他的地盘,这么一块大肥肉怎么可能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