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面说了,这些地是永久使用权,可以由长子继承,但不得买卖、出租、转让。其他儿子会给分配新的土地。如果这家人绝嗣土地会被杨府收回。
虽然只有世世代代的使用权,但也不收佃租。也不需要服徭役。他们只需要在征兵时,每个家庭派出一个壮丁当兵就行。不论有几个兄弟只需要一人当兵。如果是独子,可以免于服役,只在本地当治安民兵即可。
沟渠放满了水,上面就把水闸关了。
这个季节很快沟渠的水都冻成了冰。这次放水就是试一下,坎儿井系统的可靠性。
这些从陕北移民的人,非常适应这里的气候,陕北也是个干旱的地区。他们蹲在地头儿久久不愿意离开。看着沟渠和土地,怎么也看不够。
他们盘算着,一家三口五口劳动力,五十亩地能产出多少。
棉花这东西陕北种植的不多,但是,不妨碍他们知道价格。毕竟北方冬季很冷,需要保暖的棉衣。这个时代棉花产量低,价格可不便宜。不是穷人用得起的东西。
他们是越算越是兴奋。听村长说,开春了,钱庄会贷款给他们,足够购买种子、肥料、农具,还有一家一公一母两头牛,外加一副双铧犁。
镇子里还有一家专门给棉花喷农药的商社。按照田亩收钱。价格上,杨府还给补贴。成本很低。这下子最后的顾虑也打消了。小虫子也不怕了。
说实在话,这些农民更愿意种粮食,因为他们都饿怕了。
虽然上面强制八成的土地必须种植棉花,可是棉花可不便宜啊。比种粮食可赚钱多了。大家伙儿算一算,剩下十亩地种粮食也够吃了。毕竟这是水浇地。
村长还和大家说,你们好好种棉花,争取产量竞赛上拿到名次。到时候,他就有了底气。他会和上面争取,为每一户争取种植三亩地烤烟的资格。
因为咱们是边疆地区,有特殊照顾。烤烟可是赚大钱的买卖。
他们分到了土地,坎儿井通水的当天下午。钱庄的跑街们都上门了。
后面跟着一群人,有农具铺子的,有卖耕牛商社的,有卖犁铧铺子的。还有日用品铺子的,用车拉着锅碗瓢盆等物资,还有衣服被褥等生活的必须品。家具家什也有。
最让他们震惊的是可以贷款购买木质房屋,这些房子只需要挖个地下室用水泥和石块砌筑一下,然后在上面组装即可。农民连地窖都省了,地下室可以存放收获的粮食和各种杂物。
木屋很暖和,保暖性比砖石的好很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