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套战役之后,我汉家的军队之所以没有攻上高阙,并非朕满足于河套一隅。”
“更并非我汉家的军队疲惫、思乡。”
“恰恰相反——若非朕极力压制,只怕如今,我汉家的先锋部队,已经游弋在贵国‘都城’:龙城附近了。”
这一番话,刘荣看似是什么拐弯抹角,什么都没说,实则,却是将汉家如今的立场明明白白的摆上了台面。
——想求和?
——那就跪下!
——注意你的身份!
还是那句话;
汉家并不介意以和平作为筹码,从匈奴人手中得到一些东西。
换句话说,只要条件足够让汉家满意,汉家完全能接受未来两到三年,不再对草原——不再对匈奴人掌控的区域,进行下一步大规模军事行动。
但这并不意味着汉家,真的需要、渴望,又或是更愿意这么做。
若是条件不足够吸引人,那汉家完全可以做出性价比更高的选择。
和匈奴人过去这几十年,驰掠汉北边墙的逻辑一样:谈判桌上你不给,我就在战场上取!
诚然,在谈判中提出‘河西’这个异想天开的条件,刘荣多少有点漫天要价的嫌疑;
但有一句话,刘荣却没掺和半点水分。
——河西,就算匈奴人不给,汉家也肯定是要取的!
谈判桌上确实不大可能谈下来;
但战场上打下来的决心,刘荣有。
而且有很多!
打下来的能力,汉家的军队也有。
与其说,刘荣在谈判桌上‘不再提河西’,是知道自己太过分,才自觉地把这个条件移除出本次外交谈判的内容,倒不如说是刘荣知道匈奴人不会答应;
所以,刘荣已经把‘得到河西’这一事项,从外交途径中移除,挪到了战争途径的战略目标而已。
而方才这番话,刘荣也完全没有说谎。
——河套战役结束之后,刘荣收到最多的,便是河套驻军将士联名呈上的请愿书。
其上内容千篇一律:请陛下颁诏,使我大军北渡大河,马踏龙城!
虽然刘荣最终做出‘暂时在河套稳住阵脚’的决策,是因为刘荣认为时机未到,但从某种角度上来讲,刘荣也确实是在刻意压着军中的将帅们。
很显然,呼延且当也明白这一点。
事实上,根本不用刘荣开口说,呼延且当就知道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