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极管思维的今文学派眼里,你郭氏就是古文学派的人了。
之前弹劾风暴之中,今文学派也对郭鸿下手弹劾,认为他没有做司隶校尉的品德,要求换人,换上他们的人。
结果当然没成功。
荀氏和卢植、刘备一起上表支持郭鸿,所以今文学派算是偷鸡不成反蚀把米,彻底激怒了郭鸿,郭鸿顺势投入古文学派的怀抱。
“卧虎”的投靠对古文学派来说算是如虎添翼,对今文学派来说则是雪上加霜,他们高估了自己在党争时代的政治影响力,还以为可以像过去那样暗箱操作。
惹怒了郭鸿,对他们没有好处,就比如这一次,郭鸿就很想乘胜追击把案件的调查权拿到手,然后顺势废掉东园,积累威望,为古文学派进一步压垮今文学派立下功劳。
但很可惜的是,他的计划没有成功。
今文学派那边也不傻,他们认为就算得到了联合调查权,掌握武装力量的司隶校尉也是主导者,而司隶校尉郭鸿是古文学派的一员,让他拿到调查权,一定会对今文学派带来巨大的隐患。
所以今文学派单方面停止了合作,并且更进一步的上表弹劾司隶校尉郭鸿,试图再次把这个关键职位从古文学派手里夺回来,顺势中断了对东园的联合攻击。
如此一来,郑玄和杨赐之间达成的君子协定也就吹弹可破了。
围绕着司隶校尉这个雒阳城内的核心职位,双方展开了激烈的争夺,郭鸿背靠古文学派,再以颍川郭氏这个传家百年的律法家族的底蕴进行对抗,终究没有落入下风。
今文学派的弹劾条款被逐条驳斥,此事遂不了了之。
当然,郭鸿更加憎恶杨赐领衔的今文学派了。
整个光和七年的正月,就是在这样的氛围之中逐渐过去的。
刘备恢复了工作,但是除了为刘宏出谋划策之外,他对雒阳的政局并不在意,因为光和七年年初的主旋律,绝对不是朝堂上的政治斗争。
张角三兄弟的死给整个大汉局势所带来的影响从长期来看当然是缓和,因为没有他们,全国范围内的太平道起事部队就无法全面协同作战,甚至于该如何作战都是个问题。
但是他们的死从短期来看,显然不是如此。
三人的死在最开始给太平道信众们带来的是惊恐和迷茫。
太平道的基底归根结底是由张角的个人魅力与太平道教义组成的,张角传播教义,张角身体力行,张角告诉他们要做善事而不能做坏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