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也在沈君的指挥下,和城隍庙的弟子一起布置法坛。
很快,赵晓鸣也来往跑了一趟,请来了县尉罗盛并百余县兵前来助阵。
城隍庙的修行法门,并不像陈玄前世那样服务于城隍神,依靠城隍的神力来行神迹。
应该说,这个世界并没有依靠信仰、依靠供奉而“活着”的神,所有的“神”都不过是修行者自身之“神”。
城,是指环绕都市的防御墙;隍,城外的壕沟,有水曰池,无水曰隍。
城隍二字本义是城墙及护城河,守卫居住于其中的人民所用。
城隍庙一众弟子的修行,就是通过不断的奉养“城隍”这个概念,来壮大自身的心神、修为。
说是奉神,实则还是修行自身。
就跟他修有所成的八大神咒一般,虽说有“太上”、“元始”、“灵宝”等前世的道家尊神称呼,但并不是请求这等尊神赐予力量。
而是理解祂们所代表的含义,以其道理来修行。
因此,除了本身懂得炼鬼兵的法门,并不是每个城隍庙都有鬼兵可用。
至少平山县内边没有。
及至天黑时,沈君和法圆已经带着大家在桥头摆下了两座法坛。
一个是金刚守门坛,以法圆和他寺中弟子为首,正对着桥头,化作怒目金刚,守住大门。
一个是城隍围城镇鬼坛,立在金刚守门坛后面,县尉罗盛带着县中的兵马,手持旌幡在左右两边列下军阵。
这是要以法坛为城头,以军队为城墙,沿着清水湾立下了一座铜墙铁壁,阻挡里头的群鬼冲出来。
王毅来到坛前,向沈君和法圆道:“法师、大师,那群鬼兵开始集结了,怕是要有所动作。”
听到这话,沈君向河对面看了看,见一股阴气正如潮水般的涌来,其中听得鬼哭马鸣之声,明白对方确实是要趁夜色借道行兵。
阴兵借道,走到哪里都是个灾祸,最好的办法便是将其困在此地,直接解决了。
沈君将手中令旗一挥,喝道:“起法坛!”
“是!起法坛!”城隍庙的弟子大喝一声,念动平山城隍颂赞。
“杀杀杀!”
县尉罗盛见状也将令旗一挥,麾下士兵齐齐摇动旌旗,挥戈呐喊,发出阵阵喊杀声。
霎时,无数气机向沈君汇聚,在他头顶形成一座城楼般的气场,又沿着旌幡扩展开来,沿着河道形成一道坚如磐石的无形气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