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陈胜帐下做一参军,自此,他二人将吴广恨了个咬牙切齿。怎奈,吴广身为大泽乡首义的主谋之一,官居义军副帅,又是克陈的第一功臣,其势如日中天,他们就是把吴广恨死,又能对他怎么样?
开过庆功会,陈胜与吴广商量,把陈县城的三老豪杰,邀至元帅府中,设宴相款。酒足饭饱之后,陈胜长身而立,亢声说道:“不瞒诸位,胜等把诸位请来,有着四个目的,其一,想和诸位交个朋友;其二,俗话不俗,‘一个朋友三个帮,一个篱笆三个桩’,胜等乍到贵县,有许多事情还得仰仗诸位。胜在这里先向诸位行一个感谢礼!”
说毕,抱拳行礼一周,所行之处,全都站了起来,齐声说道:“元帅不必客气,我等蒙元帅如此看顾,实乃三生有幸。元帅如有用得着我等的地方,尽管吩咐,就是上刀山下火海,也万死不辞。”
陈胜展颜大笑道:“好,好!有诸位这一句话,我陈胜便可高枕无忧了!”略顿又道:“其三嘛,这一件至关重要。胜等起兵,旬月之间,收复县城一十三座,这内中尚有三县,不在楚之版图,但若遗之,实在有些可惜。依胜之意,莫若在楚国之前加一个“张”字,为张大楚国之意。既然张大,占了别国土地,也就理所当然了!”众人闻言,齐道了一声“可”。
陈胜满意地点了点头:“其四嘛,胜等首义大泽乡,时间仓促,未加细想,妄自尊了一声元帅。元帅是什么?元帅就是中军主帅,置于春秋时期,只能统军,不能理民。随着战争的进展,地盘的扩大,胜等所面临的责任,不单单是统军了,还要治民,还要理财,还有许多意想不到的事情,若是仍然称作元帅,名实不符。孔老夫子有句名言,‘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故而,胜想改一改称呼,但又不知称什么合适,敬请诸位赐教!”
说毕,又是作揖,又是打躬。这一帮三老豪杰,素来对强秦不满,又见陈胜如此善待自己,异口同声说道:“元帅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社稷,功高无比,理应称王。”
有一个叫武臣的豪杰,本已随众人发表过自己的高见,也许是想拍陈胜马屁,也许是真的言犹未尽,长身而起道:“在下切切恳请陈元帅称王!”并陈述了三条理由,“陈元帅称王,一可彰元帅复立楚国之功;二可顺应广大民众之心;三可名实相符,以利治国、统军、理民。有此三因,陈元帅非得称王不可!”
此话正合陈胜之意,只是一时不便应允,总得谦让几句,微微一笑道:“起兵伐秦,顺应天意,功归诸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