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所谓上面动动嘴,下面跑断腿,李长青召开内阁下达命令时一套一套的,但这些内阁大臣们执行的时候,光是招揽懂得命题的读书人就忙得焦头烂额。
没办法,大唐帝国手中不缺能砍人的兵,却非常缺读过书的文人!
这个时代的读书人,哪一个不是家里有地的地主?
即便是所谓的寒门, 也是一个个小地主啊!
原因很简单,平头老百姓整日里为吃饭问题忙得晕头转向,哪里有余钱供孩子去念书?
能让孩子念个蒙学,认识一箩筐的汉字,就已经是平民百姓里的‘高材生’了。
所以,读书人还得从这个时代的中产阶级,也就是地主阶级家庭里面找。
只有地主阶级才能全家吃饱,有余钱给孩子們支出教育开销。
古往今来,教育都是要花钱的,花的还不是小钱!
即便是21世纪的义务教育,各种开销支出加一起,也能将普通家庭的父母压得喘不过气来,造成生得起教育不起的窘迫局面。
如果教育支出不够的话,生出来的孩子长大了跟自己一样是底层打工人,还生孩子干什么?
只为了给社会培养韭菜和劳动力?
辛辛苦苦养大孩子,开销那么大,就为了培养一个跟自己一样受苦受累的劳动力,图啥?
所以,不是家长们舍得花钱,而是教育的钱不得不花!
真要是选择躺平, 也不会去结婚生子……
愿意多生多育的家庭,说明都是不甘心躺平的家长, 希望自己没做到的事情,能在下一代身上找回来。
这其实也是一种希望,说明那些家长跟咸鱼不一样……
在物资充足的21世纪都是这种情况,更何谈这个落后的平行世界?
平头老百姓连温饱问题都没解决,怎么供养孩子读书?
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
也正是这个问题,造成了有钱人和地主家庭对教育资源的垄断,使得读书人的出身基本上都不会太差劲。
而有钱人对教育资源垄断后,考上科举当了官,又能反哺自己的地主家庭,形成良性循环和更强大的资源垄断,由此就形成了根深蒂固的士绅阶级!
士指的是有功名的读书人,绅指的是地方的土财主和大地主。
除此之外,开科举还能让广东省境内的宗族豪绅安心。
说白了,读书人不都是从那些宗族豪绅家庭里出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