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道:「众位英豪对萧居士有所误解,老衲虽是一介罪人,却也有必要将一切做个交代!」
萧远山冷哼一声:「你这秃驴善于花言巧语,玩弄人心,我倒要看看,你能说出什么来!」
玄慈微一颔首,环顾四方,说道:「自我大宋建立之初,就是辽强宋弱,我等不得不认。
当年宋军自陈家谷大败之后,契丹兵此后连年南攻,胜多败少。
到真宗皇帝景德元年,契丹皇帝与母亲萧太后亲率大军,攻抵澶州城下。真宗皇帝亲至澶州,与契丹订盟,称为‘澶渊之盟,,约为兄弟之国,从此罢兵休战。
至今八十余年,两国间并无大战,辽国只去攻打高丽,大宋则只对西夏用兵,众位英豪知道是什么缘故?」
人丛中有人说道:「想是两国君主都愿遵守盟约。听说‘澶渊之盟,约定,我朝每年送契丹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如果打仗,契丹就收不到银绢了。」
玄慈微微一笑,说道:「契丹少产布匹,粮食不足,须仰给于大宋,契丹看在银钱分上,不来攻宋,当然也是个重要原因。另有一个原因,却是由于萧居士做了大大的好事。」
众人不禁一声惊呼,很是不可置信。
玄慈接着道:「萧居士当年虽然只是亲军总教头,职位不高,但负责保卫皇帝与太后。
当年契丹的皇帝、太后都喜爱武功,他又是契丹第一高手,纵然我中原武林,当年能与其一较高低的,也是世所罕有,故而对他很是赏识。
每逢宋辽有甚争议,他总向皇帝与太后进言,劝其不要动武用兵。
萧居士职位虽低,但国家大权操在太后和皇帝手里,太后和皇帝说不打仗,就不打了。
宋辽不动兵戈,两**民不知存活了多少性命,既不损折兵员,又不多耗军费粮食,百姓丰衣足食,安居乐业,那是天大的功德!」
顾朝辞听到这里,不禁叹息一声道:「当年的萧远山,的确值得人敬佩!」
他声音虽低,但周围都是武学深湛之士,都听了个清楚,不禁暗自点头。
玄慈面露苦色,缓缓地道:「当年我误中慕容博女干计,只道萧居士率领契丹武士,是前赴少林劫夺经书,故而先杀了他打前站的随从武士。
待得与萧居士一场恶战过后,读了他留在雁门关石壁上的遗文,方知事出误会,老衲和汪帮主、智光大师这才得知,我们劫杀的竟然是一位活菩萨!
要知道萧居士劝谏辽主与宋朝和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