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协调一些。”
这确实没什么不好说的。
相比于现在这个把高速乘波体和低速乘波体通过一个过渡段联系起来的方案,纸上的概念图显然更符合正常人理解当中的“飞行器”概念。
“确实。”
刑牧春也对此表达了赞同。
但紧接着就仿佛又想到了什么:
“难不成……您还要再改咱们的设计方案?”
语气中带着十足的惊悚。
这都只差临门一脚了,要是还得重头再改,可真是有点遭不住。
“别担心。”
常浩南赶紧摆摆手,宽慰道:
“一来是我们现在这个阶段不可能再有大变动,二来高超音速飞控最大的难点在于纵向稳定性控制,而目前的串联组合式方案是所有设计当中静稳定性最好的一个,后续其它概念都得等到这次测试结束之后,再重新论证一遍可行性才能正式纳入考虑。”
刑牧春闻言,总算长舒一口气:
“呼……那就好。”
实际上,前者还有一条理由没直接说出来。
就是这个相切流场设计的最大意义其实不在于上表面和外轮廓,而是可以灵活定制下表面,也就是压缩面。
换句话说,均匀压缩气流的能力将很可能不再是吻切锥乘波体的专属。
如果能将相切锥乘波体与两侧内收缩进气道通过几何融合进行一体化设计,就能够实现几乎一致的来流压缩效果,为超燃冲压发动机提供足够的进气条件。
而且还有更高的巡航升阻比,完全满足作为一架飞机的大部分需求。
唯一的缺陷大概是,本就不算富裕的内部容积被进一步压缩,在布置客/货舱和各种控制系统之后,还能留给燃料的部分恐怕非常有限。
好在临近空间飞行器本身也是在大气层边缘利用跳跃式轨道飞行,发动机只需要在适当区间内进行短时工作,因而不需要携带大量燃料即可实现长时间高速飞行。
实际到这里,最终产品的定义已经非常接近前世科幻宇宙当中的“白帝”空天战机了——
尽管不能真的进入太空,但却可以长时间在亚轨道高度活动,并且实现自主起飞和降落。
常浩南当然清楚,前世至少到自己重生之前,都并没有一个这样的项目真实存在。
但正因如此,才更是难免做出一些联想:
“这南天门计划,不会真让我给整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