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提出了一个设想,那就是将电能存储成其他能源,需要的时候再释放出来。
这其实是个很简单的体系。利用电力将低处的水囤积在高处,这就变相的完成了电力的存储。
等到需要更多电力的时候,只需要再将高处的水释放到低处,通过水的流动产生动力推动发电机的运转,就可以产生新的电力。
这种储能方式是后世比较常见的电力储能方式之一,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
首先是这样的电力存储没有任何污染,大型蓄水池也能确保干旱时期周边地区的用水得到保障。
缺点就是必须要建造大型的抽水和发电设备,蓄水池的选址也很重要,要避免在放水过程中有可能造成的灾害。
好在这些问题对于西班牙来说都是能解决的。卡洛也将这个任务交给了特斯拉,让他去设计出比较完善的水电体系,帮助西班牙完成储电和产电的过程。
让卡洛没想到的是,电力实验室很快带来了这些研究项目的最新进展。
卡洛原本以为更加简单的小体积大功率的发电机和电动机并没有实现,反倒是电动力火车头的变种,有轨电车技术被研究了个大概。
所谓的有轨电车,实际上就是使用电作为动力的火车在城市轨道中运行。
其实也并不是火车,只是一节类似于火车车厢的客车车厢,外加一个提供动力的牵引物。
这样的城市轨道交通工具早在1807年就已经诞生,诞生地当然是在大英帝国。
不过当时用来拉火车车厢的,实际上是一匹或者多匹马。换句话来说就是,这样的城市轨道交通工具只不过是变了样子的马车。
马车可以在道路上肆意奔跑,而这样的轨道交通工具只能在固定的城市轨道当中移动。
相较于马车来说,有轨马车是有着一些好处的。比如在轨道固定的情况下,马匹可以肆意的奔跑,还不用担心冲撞到路人。
缺点是这样的有轨马车速度较慢,毕竟车厢本身的重量都已经很重了,还需要来拉人和货物。
电力研究室发明的有轨电车,实际上就是用电力替代了马匹作为动力,用几台体积庞大的电动机来作为动力输出。
电火车头相较于普通火车头有很多好处,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污染低和噪音低。
毕竟是城市轨道交通,污染和噪音还是要尽可能避免的。这也是各国的轨道交通宁可采用马匹作为动力,都没有用火车头的原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