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起先帝猜疑的事情一律不干,待先帝最后十年里,更是连朝都不敢上。最终他确实继任了,可他的势力也没有了,自然就如同一个摆设。
几位王爷在决出胜负后就一杯鸩酒送了新帝下了黄泉,由先帝次子陈王继位,当时秋辟云便已经带了秋家入局,陈王便是他择的明主——到这一步,其实也不算什么大错,问题就在于,这位陈王兔死狗烹,秋辟云防范未及,吃了个大亏。
这事儿说来也好笑。
陈王也算是个雄才大略的主,他一意效仿当年泽、澜一帝时,收束世家势力,秋辟云应承下,主动将涉及秋家的势力名单献给陈王,昔日秋家利刃在手,自然不畏惧什么,如今利刃拱手让人,秋家也不过是一块丰腴的肉罢了。
秋意泊淡淡地想:秋辟云是想做第一个秋澜和。
可惜他没有澜和叔的能力,他一要贪心秋家权柄,一要贪心青史留名,三能力不足,不能与皇帝达成微妙的平衡。
秋家元气大伤,也是从这一年开始,秋辟云不再告诉家中子弟家中还有修士老祖这一件事。
这是他怕了。
他是秋家族长,在陈王这一件事上他做的不够好,令秋家元气大伤,但陈王雄才伟略,非要说,也能说是花钱消灾。可骗得了别人,骗不了自己,他知道这事儿是自己大错,他根本就比不得陈王,也没有和陈王达成什么默契,想要保住元气大伤的秋家不覆灭,他只能继续割肉喂鹰。
一般来说,既入穷巷,不可回转,是可以在书信中告知秋意泊等人的。这一做法不是说让修仙的老祖们回来帮忙杀了陈王,而是家族有覆灭之危,好歹让老祖知晓了,万一真的全家被押赴刑场砍头,老祖也好来救一救人——毕竟老祖们动不动就要闭关,一闭关十年八年都算是少的,真等到出事再写信,谁来得及回来?
可秋辟云没有,他知道秋意泊还活着,秋意泊就是小秋相,他自比大秋相壮志,奈何输得凄惨,他不敢见这一位老祖,自然也不敢提此事,年年的信件都是报平安。久而久之,在他有意避讳之下,家中小辈都不知道家中有修士的老祖这事儿了。
也算是秋家祖坟冒青烟,陈王确实是个雄主,要是他能活个几十年,秋家早晚有一日不是隐退就是覆灭,但他天不假年,登基六年后驾崩。陈王是个心狠的人,当年斗兄弟子侄就没留下几个活口,活下来的要么是残了要么是真的无意皇位,是只知道吃喝玩乐花花太岁。陈王有一子,但年仅十一,登基后没两年就被昔日他父亲的对手留王鸩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