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398年),道武帝迁都平城,始营宫室,建宗庙,立社稷。在平城道武帝设置社稷,参照的就是晋代“二社一稷”的模式,即设置了太社、帝社和太稷。
到太和十九年(公元495年),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又在新都重新设置社稷,依然延续晋制的规定。
南郊祭天就是放在在社稷进行,其中各种礼仪都遵循晋朝规制。
而西郊祭天则承袭至拓跋氏还是部落时候的原始祭天仪式。
“迎神于西”是拓跋部的传统习俗,这个习俗的来由是因为拓跋部曾居“匈奴故地”,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匈奴昴宿崇拜的影响,昴宿又属于西宫白虎七宿的第四宿,所以用西向设祭。
这次贺拔度拔要弄的祭祀仪式也放在了怀朔城西侧的空地。
“可这西郊祭天不是皇家专属的吗?”裴昇有些疑惑,看向玄学达人段荣。
段荣捻着胡须,如数家珍般来答:“此言差矣,西郊祭祀本就是我们部族传统,无论哪家,哪户,哪个部族都可以祭祀,谁说只有皇家可以祭祀了?他们不过是祭祀时人多些,排场大些罢了。譬如需要立方坛、置木主,六宫后妃与祭,女巫执鼓与祭,宗室弟子主祭等等。”
“此次我们简陋些,设小坛,奉上三牲,再虔心祈求天地山河即可。”段荣顿了顿,再度开口,“其实,这次的祭祀一方面是祭奠杨镇将,一方面也是借此聚拢人心。”
裴昇默默点头,带着众人沿大道往城西走去。
因为怀朔城西无门,所以靠着城墙搭成了一排帐篷,里面人进人出,热气蒸腾,活生生的牛羊如流水般进入,又在烹煮后如流水般端出来。肉食放在在一列列的长案上,其中还有麦饭,咸鱼,甚至浊酒排列的整整齐齐。
等到祭祀吉时到来。
贺拔度拔作为主祭,登上了一个矮小山丘改造的祭坛,面向西方,祭拜天地山川与杨钧。
其后更带头唱起鲜卑祭歌,声调苍茫,众人和之,迎神、飨神、送神,曲调各有不同,虽无乐器伴奏,但是庄严肃穆之意震荡天地。
最后就是大宴一般的大吃大喝,兵卒军民自然是群情振奋,无论是刚投降的乱军还是原先驻扎在石崖城的武川怀朔兵,对食物的渴望都是一致的。
兵卒们的大宴已经开始,但是对于裴昇等人来说真正的宴会还在后面。
奇怪的是贺拔度拔没有把宴席摆在子城官署内,而是摆在了西城楼上。
于是,一众军官将领们簇拥着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