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平镇城墙周长八里,高不到三丈。
看着高耸坚固的城墙,垛口旁数不清的士兵,李宪忠担忧道:“殿下,仅凭咱们自己恐怕无法拿下安平镇。”
“呵呵!”朱慈炯淡淡一笑:“为何?”
“咱们麾下只有骑兵,没有步兵和攻城器械。
“呵呵呵...”朱慈炯笑意更浓。
李宪忠被他笑的心里发毛,沉声问道:“殿下为何发笑?”
朱慈炯止住笑声,看着李宪忠的眼睛:“俗话说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这里不是辽东,咱们的敌人也不是建奴,没必要用武力攻城。”
在李宪忠疑惑的眼神中,朱慈炯对着身后喊道:“来人!”
一个亲兵催马来到他身边:“末将在!”
朱慈炯吩咐道:“与城中的锦衣卫取得联络,告诉他们我军会在明日辰时围城。命他们明日卯时末刻在城中放火,辰时一刻打开任意一扇城门。”
“末将遵命。”亲兵告辞离开。
朱慈炯身边的亲兵都是锦衣卫出身。
他们不但能保护朱慈炯的安全,还可以帮朱慈炯向其他锦衣卫传递情报。
一个时辰后,完成补给的朱慈炯带兵离开。
城外已经向朱慈炯投降的叛军立刻傻了眼。
他们本想跟着朱慈炯一起离开,可他们的两条腿追不上战马的四条腿。
没投降的叛军先是愣了一会。
反应过来后纷纷弃船上岸,来到安平镇城外,要求进城。
城中守军不知道里面有没有奸细,根本不敢打开城门。
城外的叛军顿时大怒,甚至摆出了攻城的姿态。
即便这样,守军还是没有打开城门。
双方开始骂街,僵持。
朱国弼派出的探马将这些情况尽收眼底,并原路返回传递消息。
朱慈炯和李定国不但没有拦截这些探马,反而在暗中派兵保护。
生怕他们途中遇到劫匪,导致消息无法按时送达。
九月十一清晨。
朱国弼抵达郓城时得知辎重部队遭到攻击,且安平镇被。
他顿时急了,大声下令:“命所有人用最快的速度赶往安平镇。”
数万大军加快脚步行军。
在途经榆园时,刘孔昭提醒道:“里面可能有伏兵,还是小心为妙。”
朱国弼本想像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