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将它变成现实。”
顾晴点了点头,眼中满是支持:“我相信你一定可以的。不过这工程浩大,你要多注意身体,别累坏了自己。”
萧焱辰笑着应下,又和顾晴温存了片刻,便起身从铜镜中穿了回去。
回到北荣后,萧焱辰马不停蹄地召集了朝中水利方面的权威——工部尚书刘源以及几位经验丰富的水利专家。
众人齐聚在议事厅,萧焱辰将顾晴提出的开凿运河的想法详细地说了出来。
刘源听完后,眉头紧皱,面露难色:“陛下,开凿运河确实是解决北荣缺水问题的良策,但此工程难度极大。
北荣周边地势复杂,山峦起伏,还有诸多未知的地质状况,施工过程中极有可能遇到塌方、地下暗河等棘手难题。
而且,如此浩大的工程,所需的人力、物力、财力都是天文数字。”
萧焱辰神色坚定,目光扫视着众人:“这些困难朕都清楚,但为了北荣百姓能摆脱缺水困境,再大的困难也要克服。
刘爱卿,你是工部尚书,你说说看,以我们现有的人力和技术,有几成把握完成这项工程?”
刘源思索片刻后说道:“陛下,若倾尽全力,调配全国的人力物力,再加上精心的规划和筹备,微臣有七成把握。
但这七成把握,也需要陛下给予充足的时间和资源支持。”
萧焱辰微微点头:“好,朕给你时间,也会全力支持你所需的一切资源。
从即日起,你便着手组建勘察队伍,对北荣周边的地形和水系进行详细勘察,务必绘制出精准的地图,为后续的工程规划提供依据。”
刘源领命而去,迅速组织起了一支由资深水利专家、经验丰富的工匠以及身强力壮的士兵组成的勘察队伍。
他们带着各种测量工具,深入到北荣周边的山川河流之间,开始了艰苦的勘察工作。
与此同时,萧焱辰也没闲着。
他亲自前往北荣各地,张贴告示,招募愿意参与运河开凿工程的百姓。
告示上详细说明了工程的意义以及参与工程的百姓所能获得的丰厚报酬和福利。
百姓们得知是为了解决北荣缺水的大问题,纷纷踊跃报名。
在等待勘察结果的日子里,萧焱辰又将精力投入到了北荣的其他重建事务中。
他时常去农田查看农作物的生长情况,与农民们交谈,了解他们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并及时给予解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