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待到时机成熟,再徐图天下,方为上策。”
诸葛亮亦点头附和:“荀大人所言甚是,大兴战事恐非长久之计。陛下若能先稳固内政,使百姓安居乐业,国库充盈,方能为未来的大业打下坚实基础。”
“臣建议陛下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改革税制,其次,发展各业稳定民心;再次,重视学堂,培养栋梁之材。待到国力强盛,民心所向,再行征伐,必能事半功倍。”
刘协摆手一一反驳:“朕打算各地直接免税,如今的工商农已步入正轨,已无需繁重的税赋来拖累。朕欲以宽仁之政,让百姓休养生息。至于学堂一事,朕已吩咐各地的官员,必须重视,广建学堂,此行得等上个三五年才可见效。”
“国库充盈,朕自有办法。朕欲以战养战,通过对外征伐,开疆拓土,以战养战,以战养民。”
荀彧和诸葛亮被怼得哑口无言,偏偏刘协所言有几分道理,现在手下哪一片城池不是百姓安居乐业,国库也日渐充盈。
刘协之能众人仰慕不已,挑不出半点的瑕疵。
刘备打破僵局:“那陛下是想从何地入手?”该不会又是荆州江东一带吧......
其实刘协也没想好从何地开始他的征伐大计,盯着案台上的沙盘,东边一带已入了口袋,转眼看向西边,忽然盯着几座险峻的山脉,他心中一动,似乎有了主意。
“朕欲先取蜀地,蜀地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且物产丰富,民风彪悍,若能得之,可为我大汉增添一臂之力。朕已命人绘制详细地图,研究其山川地理,以便制定周密的攻取计划。”
“此战若胜,不仅可扩大疆域,更能振奋军心,为后续的征伐奠定坚实基础。朕意已决,诸位爱卿有何高见,尽可直言。”
刘备一惊:“蜀地?!那可是险要之地,陛下真有此意,那必是一场硬仗。不过,若能得蜀,确实如陛下所言,可为我大汉增添一臂之力。只是,攻取蜀地,需得有周全之策,不可轻敌。”
诸葛亮一手摸着羽扇:“蜀地是兵家必争之地,陛下英明。蜀地不仅地势险要,且有长江天险,若能控制此地,便可北上中原,南下荆襄,进可攻退可守。但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攻取蜀地,非一日之功。”
刘协点头,看了一眼刘备,若是他没穿越,按照轨迹,蜀地应是刘备的囊中之物,在此之前原本是刘焉及其子刘璋的地盘。
刘焉在黄巾之乱后,为避乱安身,向朝廷上言求为益州牧,入主益州,割据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