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结束以后,下一个就是你的想像,安立名言,这个就很复杂。感受是很单纯,因为感受大概就是第一刹那;你说诶,这个茶喝得很香啊!诸位你知道怎么回事吗?你为什么喝茶会很香,你知道吗?不是茶好,是你福报大!真的,你福报享尽的时候,你喝茶看看!是你的福报大,你有这个善业力。你一个苦恼的人喝茶,它不会香的,他没有福报,它怎么会香呢?所以你喝茶喝得很香,这个茶只是一个增上缘,是你个人过去善业强!
第一念感受,第二念就想像,到想像的时候,事情就很复杂,每一个人过去的想像力不同。比方说,有些人他吃到一个巧克力蛋糕,他第一个感受是快乐对不对?就想说,哎呦,这巧克力不错哦,我应该把它占为己有哦。这样的想像,你来生啊,应该没有太大福报,悭贪的想像。有些人说诶,这个巧克力蛋糕不错,应该跟大家分享。你这个人经常起这种想像,你来生福报很大!这个想像它会带动业力的。所以我们从感受而到想像,那么这个地方就开始变成一个因缘了,这就是我们的唯识所现。但这一部分,都是继承过去生命留下来的。感受是继承你的业力,想像是继承你过去的心态。你过去的心态是布施的心态,你今生还是喜欢布施。你过去喜欢悭贪,你今生还是悭贪。这个叫做等流性,我们现在对过去是没办法啦,概括承受。
修行的困难就是——我们如果是从今生开始,那很简单,处理今生的问题就好。修行的困难,就是你内心深处,留下一些乱七八糟过去的想法,这个很麻烦,有好的、有坏的。
这要怎么办呢?我们现在已经不可能回到过去,说你不要老是打这个妄想,不可能,已经打了!现在要做的就是唯识所住这个地方。所以《楞严经》它并没有改变你的感受跟想法,因为我们身为一个现在,肯定要继承过去的,这是我们的宿命。佛法不重视过去,佛法是既往不咎,佛法常说: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你这个刀子拿了无量劫,没关系,你一放下,你未来是光明的。所以佛法是重视未来。那你要有一个美好的未来怎么办呢?下面这一句话很重要:
你不要住在你的感受、你不要住在你的妄想,否则你生命的历史将不断的重演!
我们不是要你们改变你们的感受跟想法,你们做不到嘛!你抗拒不了的,这个是一个无量劫来打了很多妄想,留下来的等流习气,你怎么跟妄想抗拒呢?你不是它的对手,所以你只有用智慧观照,观察它,你只要问妄想一句话你从什么地方来?它就完了!来无所从,去无所至,它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