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因。
我告诉你:外境不能住!因为外境是你不能控制的,外境是你过去的业显现。我们菩萨是要有相没有错,但是你是假借这个相,因为你没有相你也不能修啊,借相修心,不是说:教你整个是住在这个相状啊,那你就叫心随境转,就不是在修心。所以如果你受了菩萨戒,你在这个众生的世界里面,断恶、修善、度众生,你弄到最后是,心有千千结,那表示,你是住相。不可以这样子。你这个菩萨戒,菩萨道走不远,而且你的功德也不会大,第一个不够坚固,第二个你功德不会圆满。所以我们应该要怎么样呢?从世俗菩提心而提升到胜义菩提心。你要知道众生相、佛道的相都是一个我们假借的相状,用来启发我们内在的本性的功德。所以你生命只有一个目的:就是开显你的自性的功德,来做这件事情。
我们接着看这一段的交互运用─那么世俗菩提心的相状,跟胜义菩提心的心性,怎么运用呢?
[云何熏习,起净法不断?所谓以有真如法故,能熏习无明。以熏习因缘力故,则令妄心厌生死苦,乐求涅槃,以此妄心,有厌求因缘故,即熏习真如。]
这段文,马鸣菩萨说明:如何来做一个净法熏习。修行就是净法,以净法来熏习染法,使令净法的功德不断的生起。我们现在承当了过去的妄想,那么怎么样把妄想转成真如呢?这以下讲出三个次第:
第一个、安住力——所谓以有真如法故,能熏习无明。首先,你要安住在不生灭心,不要向外攀缘,安住在不生不灭的清净心。依止这个安住力,不随妄转,慢慢的折损无明妄想的力量。
第二个、调伏力——因为你不断的熏习,这个熏习就是假借这个相状,能令这个第六意识的妄想厌生死苦,乐求涅槃。所以我们修行要借相,虽然你安住在不生灭心,你不是什么事都不做了,你还得要借相,我们要假借观察众生的苦恼相。
什么叫厌生死苦呢?比方说:有些人会执着今生。福报大的人啊,今生放不下。你看他过去善业强,身体健康、身相庄严、财富具足、眷属美好,那这怎么办呢?你要用无常相来观察。其实这个死亡到来的时候,你就全部破坏了,所以从无常观的思惟当中,来熄灭对于今生的执取。第二种人,他对来生是有期待的。因为他今生过得很痛苦,他把所有的期望放在来生。那么这怎么办呢?要思惟三恶道的痛苦。你今生造了善业→你来生快乐。但是你来生快乐的时候,菩萨在安乐的环境产生放逸→放逸再造业就堕落了,叫三世怨。所以你对来生有安乐的祈求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