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的楞严,你知道你的生命是从什么地方来,你也知道你将往哪里而去。
一个人一定要看到──过去跟未来,你才知道你现在该做什么!
当我们谈现在──其实是离不开过去,也离不开未来;如果你把过去跟未来都拿掉,现在就没有意义了,这个就是醉生梦死。活在现在──你就活在现在的因缘,柴米油盐酱醋茶!你要知道你的佛性是什么?你从什么地方来?你最初的本来面目是什么?一个人一定要了解过去的,找到你的根、找到你的本来面目,你这个人才真实的安住下来,否则你的心就一直在动,你没有根的人,就会飘浮不定。
研究《楞严经》的人──虽然你还有很多烦恼没有对治,你有很多的罪业没有忏,但他不紧张,安住在不生灭心;观察生灭心中,有很多如梦如幻的影像,我只要不随妄转,最起码我可以做到带业往生、我能够正念分明、我能够不随妄转。
修学《楞严经》──
首先,它让你知道你从什么地方来?找到你的根,当然你如果你再把净土放进去──你将往哪里而去?我将往净土而去!那就更好了!
禅观了解过去,净土规划未来,这是一个非常好的修行方法。
你把《楞严经》的思考模式,再配合佛号的信、愿、持名,你这时候,真的是如古人说犹如带角虎,老虎就很厉害了,再加上两只角。
我们看《楞严经》它的修行方法不多…怎么样修、什么波罗蜜…相对于《法华经》、《华严经》的广开方便、怎么样的修行方法…讲得不多,只讲到持戒跟持咒。主要是建立你一个正确的思考模式──如何正念真如?菩萨如何安住?如何发菩提心?这一部分讲得很多,就是调整心态。
《楞严经》就是要调整你的心态!
你第一步走对了,你第一个因种走对了,先找到我一个佛种…走对了,你后面就越走越对;你第一个种子错了,你后面就全部错了,你再怎么用功都没有用。《楞严经》很重视你的因地发心——因地的种,你第一个因种,对不对是很重要;你不是学佛以后就开始跑,不是啊!你要找到你的方向,方向对了,你跑才有用,你的加行才有用啊。
古人说:你没有读《楞严经》,你没有明心见性,没有资格谈加行。
你拿了沙去煮半天,最后变热沙。所以说为什么现在很多人,一修行就着魔,一修行就出事情,你根本没有准备好,你怎么有资格修行呢?
《楞严经》第一个:端正其心,你应该用什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