型计算芯片OrangeCore橘核。
“橘核是500平方毫米的大尺寸芯片,一个300毫米直径的标准晶圆可以生产106片芯片,其中内置了柚子框架指令集以及橘子大模型专用指令集,针对大规模矩形运算、非线性激活函数、卷积运算都有相应的指令集进行支持。”
“经过测算,目前并不需要多核心设计,因此橘核是一款单核心芯片。”
“橘核配备了高速缓存和高带宽内存接口,支持高效的数据传输。内存架构专为大规模深度学习模型的内存需求进行优化,确保数据可以在最短时间内到达计算单元。”
“由于整个芯片采用了高度简化设计,因此它可以更加专注于计算的精度和效率,在进行橘子大模型的推理计算时,双精度算力能够达到单核25TFLOPS。”
!!!!
相较M60是15倍以上的提升!
英伟达公布的P100,算力应该也不过是三倍的提升而已!
“橘核的主要优势就在于其架构的系统性简化,虽然采用更低的制程会进一步提升算力,但因目前其他硬件设备的瓶颈限制,单芯片25TFLOPS的算力已经是极限,没有必要再降低制程,因此,第一款橘核处理器采用的仍旧是成熟的60纳米制程。”
窝草窝草!
60纳米?
这应该已经是五六年前的制程了吧?
成熟好啊,成熟就能省成本。
一个300毫米直径的60纳米晶圆,瀛积电代工成本大约3000迈元,物料成本大约700迈元,平均到每一片橘核芯片上,大约35迈元。
算上封装等成本,控制合理的话,单芯片的成本能控制在50迈元以内!
当然,这只是生产和制造成本,真正的芯片生产还是要把研发和管理成本都摊进去的。
但我没有研发成本呀!
等等,我是不是看错了?
这图纸上面标注的功耗是多少?
23瓦?极限负载下功耗41瓦?
“没错,主人,确实是这么大的功耗。”柚子探头过来看了看,洋洋得意,“这个功耗数字我计算过几遍,绝对不会错。”
“由于采用了模块化计算和模糊计算原理,在功耗方面,橘核在60纳米制程下的功耗就是23w,如果采用14纳米制程,功耗应该能控制在10w以内,不过没什么必要。”
窝草窝草窝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