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昌也都点点头。
虽然看表情都有些肉疼,但态度还是蛮真诚的。
方豫一听就明白了。
这是被钱吓着了。
可能还有觉得靠方豫的关系赚钱,以后兄弟没法处的想法。
到底是清澈而愚蠢的大学生啊。
可能出乎很多人意料,相当一部分人在突如其来唾手可得的财富面前,第一时间并不是选择吃掉,而是退缩。
这是一种很奇怪的心理。
基本上每个人平时都会幻想天降横财,但要是真有人突然给他一百万,相当一部分人第一时间的潜意识就是拒绝,直到他们的理智思考告诉他们拿了这笔钱有好处,他们才会重新对这笔财富产生欲望。
密歇根大学、耶鲁、哥伦比亚大学都做过相关实验,在路上随机给一些人100迈元或更多钱,同时申明拿到这些钱没有任何代价,十秒内选择接受的人不足20%。
经过一分钟以上思考的人,接受比率则提高到80%以上。
而同时,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距离财富越近、赚钱越多的人,第一时间接受的比例越高,接受的速度也更快。
相反,那些距离财富越远,收入越低的人,明明更需要这笔钱,却并不会第一时间接受。
耶鲁和哥伦比亚还进行过另一项两百万迈元预算的研究,随机选择两百名来自世界各地的参与者,给他们每人一万美元,这笔钱必须在三个月内花掉,不能储蓄或投资。
实验结果显示,尽管这笔钱对发达国家的参与者只平均增加了10%的收入,对发展中国家参与者却增加高达125%的收入。但68%的人仍旧将这笔钱用于所谓的“亲社会支出”,也就是那些对其他人有益的开销。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参与者被要求通过社交媒体分享他们的支出,这些人对公益捐款的比例较高,而那些没有社交媒体分享要求的人捐赠比例较低。
这表明,社交压力与公共道德认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人们的公益行为。
不少心理学家认为这和心理惯性与认知失调有关。
三个义子目前的心态就是如此。
患得患失。
其实他们也都知道,肆零肆托管方豫这一千两百万迈元,收费在整个私募里面都算低的,管理费只有0.5%,而收益分成绩效封顶也只有4.99%。
一般的私募公司,做资金托管,普遍是2%的管理费,还有20%或更高的收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