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儿子没能顺利活着长大,唯二长大的两个亲生儿子,裕王、景王,也长残了。
身为大明朝君父,没有人比他更清楚教育权抓在手中的重要性,这次,朝廷、文官集团,都不允许插手其中!
一亿两银子!
便是首批投入的教育资金。
而这样亿两纹银计算的全国级国策,着实震惊了大殿里的所有人。
清丈田亩、均地于民国策不计入其中,田地清丈、收回所有权,再均分给百姓种植,不允许买卖,朝廷其实没花多少银子,满打满算,就是给锦衣卫缇骑、东厂番子发放的俸禄,那没有几个钱。
可以说,这是真正意义上大明朝的亿两纹银级国策。
面对懵在原地的臣子们,朱厚熜讲述了心中的教育计划,道:“朕欲在全国范围内兴建社学学校,凡是我大明朝的乡村,皆要建立一座社学,招收村中孩童授学。
而社学学校建立标准,以千两银子为本,要求很简单,房屋坚固,能容纳千名学子,窗明几净。
建学后,若十年内,有社学学校房屋建筑等坍塌,负责建社学者,立斩不饶。
若有学子因此而受死伤,凡参与建造该社学学校一干人等,尽数斩杀!”
大明朝两京、一十三省,二百三十三个府,一千四百二十七个县,一万零八个乡,五万六千个村。
一个村,就是一座社学学校,要一千两银子,那五万六千个村,就是五千六百万两银子。
如此大规模的基础建造和成本,听得掌管朝廷钱袋子的高拱,险些没有晕厥过去。
张居正等人也没有好到哪去,现在,土地都属于朝廷,地皮,朝廷是不用出钱的,光是建造,要花一千两银子,这哪是建学校,这分明是建堡垒啊。
花这么多银子建的学校,不遭遇地龙翻身这样的天灾,别说十年内不会出现坍塌,就是百年后都可能还矗立在那。
真出现坍塌,负责、参与建造的人,有一个杀一个,真不冤。
“所有社学建造,要在五年内完成,在第二个五年,朕要看到全部学校投入使用,传授我大明朝适龄孩童知识。”
朱厚熜给社学学校建造规定了时间,继续道:“朕知道,许多百姓是愚昧的,不懂读书的重要,只知家里少了个劳力,为了激励学子入学,就如太祖高皇帝祖制那般,束脩尽免,由朝廷请老师,分困难程度来分别授学,书本纸墨也由朝廷发放。
学子入学,每天早晨能得到两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