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政司使,也是朝廷九卿,同级相称,为了尊重,在这私下,张四维就以杨老称呼杨博。
杨博慢慢停住了颤抖,两眼却还在发直,望着面前书案上的信笺,嘴里念念有词道:“一世英名!一世英名啊!就这样毁了!”
在圣上杀戮最激烈的时候。
凡是朝廷命官,都想过自己会死,杨博也不例外,但杨博想过无数种死法,就是没有想过会在朝廷逐渐风平浪静时,被长子连坐而死。
这样的死,未免太过憋屈了。
张四维一边继续抚着杨博的背,一边温言细语提醒道:“海瑞以天子剑彻夜查证两县矿难、民乱之事,这一步虽让人难以想到,但杨老您不也是提前想到海瑞会插手此事,并让人早去做了准备吗?”
在浙江巡抚王用汲押解开化、德兴两县知县回金陵,海瑞因妻子生产未立刻启程进京时,江南的消息就已经送到了京城。
猜到长子惹下大祸的杨博,不惜以党魁之身给江南党人下了命令,让党人盯着,只要海瑞接手案子,就予以灭口销赃。
初闻杨博要对长子痛下杀手时,张四维还有几分胆寒,认为杨博太过薄情寡义,虎毒尚不食子。
如今看来,能屹立朝廷几十年不倒的党魁,真是老谋深算。
不出意外的话,南京镇抚司的锦衣卫已经前往衢州府对杨俊民实施抓捕了。
同样,在江南的晋党官员,想必也在执行党魁的命令,对党魁之子实施“灭口销赃”了。
接下来,就要看锦衣卫的速度,和晋党官员的速度,孰快了。
经过张四维提醒,杨博再次恢复了理智,是啊,孙文供词是一面之词,处斩、抄家、族诛,这都是要口供、物证俱在才能进行的。
要是长子死了,且所有物证烟消云散,就不会牵涉到他,牵涉到家族,不必急着绝望。
但是,赵贞吉的信都送到京城了,那海瑞通过锦衣卫送入京城的孙文供词,想必也早就到了玉熙宫,圣上过目了。
作为“犯官之父”,是该表示知道了,然后主动觐见向圣上请罪,还是该装作不知道,等着事情见分晓?
张四维见状,对杨俊士做了个手势,两人一道出了书房,留杨博在深思。
……
司礼监首席秉笔太监兼东厂提督太监陈洪秘密回了京城。
司礼监值房的院内。
“干爹!”人还在门口,陈洪便一声贴心贴肺的呼喊,迈进值房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