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朝文人的妄为,摆明了不愿屈服于朝廷,臣服于圣上。
如此一来,哪怕海瑞亲自去寻那些名师良师,也不见得人能出山,教授那些稚子孩童知识。
宁可空老于深山林泉之下,亦不愿为大明朝,为圣上,为百姓做事。
以诗明志,绝情绝义。
日月兴酒楼的宴上,场面为之一冷,海瑞也感到了从未有过的压力。
几千年来,文人从来没有想让下里巴人上桌。
不然,又怎么能彰显己身的地位呢?
这无声的抗争,胡宗宪、海瑞、朱衡、颜鲸都觉得棘手、麻烦。
但就在皱眉之时,一道来自云南总督的八百里加急的急报,送入了通政司。
而云南地处边陲,通政司通政司使高仪以为是当地土司造反,丝毫不敢怠慢,立刻让人送到了玉熙宫。
圣上打开奏疏一看,顿时龙颜震怒,急诏内阁四阁老和刑部尚书潘恩觐见。
一顿酒菜还没吃完,胡宗宪便提前离席,但在走前,结了酒菜钱。
日月兴酒楼王姓掌柜有心不要,但无法拒绝来自阁老的命令,只能含泪收了钱。
察觉到出大事的海瑞、朱衡、颜鲸,对面前的美酒佳肴也没了兴趣,随后便起身离开。
王姓掌柜眼巴巴看着海瑞,寄期望能得一副墨宝,给酒楼改改命,可惜,大失所望。
海瑞愿意伸手挽救六必居,只因那酱菜味道不错,价格公道,盖京城之大,难有出其右者。
而这日月兴酒楼,一顿酒菜能吃下几百两银子,普通百姓几年,甚至是几十年的花销,如同销金窟的存在,尽管酒菜味道也不错,但与食材不凡有脱不开的关系。
天下不缺豪奢的酒楼,如日月兴酒楼,毁了就毁了吧,不可惜。
……
玉熙宫。
张居正、高拱、胡宗宪、李春芳,四位内阁阁老,和唯一的刑部尚书潘恩,一同觐见。
只见大殿里,到处洒落着诗词,那“六朝燕子年年来,朱雀桥边花不开,未须惆怅问王谢,刘郎一去可曾回”,清晰映入几人的眼睛。
两京一十三省文人抗争的事,圣上显然知道了,而且是早就知道了。
可为何在今儿突然发了怒?
没等阁老、部堂们跪拜请圣,司礼监掌印太监吕芳就走了过来,请看一物。
不是别的,正是云南总督八百里加急送来的奏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