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献奇珍异宝,报告各种祥瑞现象,以迎合宋真宗的喜好。
宋真宗一边在天下大开营造,一边倾国之力前往泰山封禅,一朝君臣,如疯如病二十年,直到宋真宗驾崩,闹剧方才结束。
本朝太祖高皇帝起于微末,驱逐鞑虏,恢复中华衣裳,但在宋真宗天书降世闹剧恶心下,硬是没有同意泰山封禅。
太祖高皇帝之后,成祖文皇帝所成“远迈汉唐”的永乐盛世,固然有自我吹嘘之嫌,但以成祖文皇帝的文治武功,勉强也能前往泰山封禅,但如太祖高皇帝原因一样,没有前往泰山封禅。
受宋真宗的影响,这几百年来,泰山五岳独尊之名早就没了,连带着礼秩一年五祠也没了。
泰山的名声,就和司马懿之后的洛水一样,臭不可闻。
现任山东巡抚王幼慈,就生于山东文登,长于山东,想要改一改泰山现状。
而最好的办法,莫过于当今圣上以无上武功登临泰山封禅。
高拱初见时,以为没有什么必要,以圣上武功,不必以封禅来彰显。
但这时细细想想,除了封禅外,也没有更好的办法能彰显圣上武功了。
高拱起身,斟字酌句道:“以今圣上之功,前无古帝,恐后也无能及者,臣斗胆进言,请圣上封禅!”
闻言。
朱厚熜一愣。
在旁的司礼监掌印太监兼东厂提督太监却面露凝重之色,心中暗道:“那种熟悉的感觉,来了!”
严嵩为圣上盖宫殿,张居正为圣上全国选妃,如今,高拱要请圣上举行封禅大殿。
有时候,黄锦都觉得,这些位权臣,其实最适合的位置,不在外朝,而在内廷。
宦官就是穷尽心思,也只能为皇帝盖个豹房,找寻几个绝色,哪像严嵩、张居正、高拱之流,张口是为民请命,闭口是无上之功。
真正干的事,却是为圣上万岁爷广建大厦,搜罗美色,铺排浪费。
内书堂读的书,终究不如当朝大学士读的多啊,黄锦自叹弗如。
朱厚熜回过神,疑惑问道:“为何会想朕封禅?”
“回圣上,臣皆为凡人,封禅之事意义非比寻常,君父万千臣子,无不想随君父封禅,免有太史官之憾。”高拱答道。
封禅大典。
不仅皇帝会永载史册,就连随行官员也会之载入史册。
当年汉武帝封禅,太史公之父司马谈因病未能随汉武帝行封禅,成了终生遗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