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仇雠的意味消失了,虽然依旧没有同意补添官吏,但圣上却通过其他方式注视着天下,会根据具体情况来对朝廷予以调整。
前提是,内阁、朝廷不出幺蛾子。
只要一心为民,圣上就不会忘记所做的努力和功劳。
“臣等多谢君父体谅。”高拱带头跪倒,胡宗宪、李春芳、海瑞、朱衡跟着跪道,山呼道。
此时此刻,那声“君父”,完全发自内心,有了事实性的模样。
朱厚熜望着五体投地的臣子们,一点恩惠就感激不尽的姿态,说是心里没有触动是假的,摇摇头道:“你们是万官之首,满朝皆是尔等属官属吏,下有所怨,不敢怨朕,便怨你们,辛苦了!”
“为君父尽忠,纵万死而不悔!”
又是齐声说道。
“话虽如此,但朕也不能真的看着你们这样被官吏们戳脊梁骨,朝廷吏治清明,为国、为民,皆是一件好事,国库为之丰盈,万民为之开颜,百姓之富,朕不能动,但国库的银子,朕却能做主,就提些俸禄吧。”
天恩加俸。
高拱等人不由得热泪盈眶,四年了,君父终于同意给官吏加俸了。
官吏们之所以抱怨,就是觉得付出和俸禄不成正比,俸禄一升,所有的不满情绪就会立刻消失。
“君父圣明!”阁老们齐叩首道。
朱厚熜想了想,说道:“五成,如何?”
增加一半俸禄,可以说是朝廷的极限了。
以内阁前些日子上报的嘉靖四十三年朝廷收入、支出为例。
一年赋税总数,达到了史无前例的两万万两纹银。
两京一十八省,二十个京、省,官员总数近二十万人,吏员总数近八十万人。
而官员平均年俸禄在八十两纹银,吏员平均年俸禄在四十两纹银。
仅嘉靖四十三年,朝廷官员俸禄支出就高达一千六百万两纹银,吏员俸禄支出更是高达三千二百万两纹银。
两者相加,整整有四千八百万两纹银,这比嘉靖四十年以前全国赋税还多。
但没办法,之前吏员的俸禄是由官员去发放的,官员为了为了自己,也为了吏员,想方设法去贪赃、搜刮民脂民膏。
而今,朝廷将官员幕僚、师爷,全部收归为朝廷秩序,大几十万人的俸禄,比之官员们俸禄还多。
另外,嘉靖四十年以前,朝廷经常拖欠官吏俸禄、将校军饷,寅吃卯粮,前吃后空,为了朝廷账面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