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白!”
陈沫随即将曲率引擎设置为引力场模式,并加大功率输出。
顿时,黑星数十万公里内,引力场强度增加数十倍。
太空中飞射的残骸只要进入黑星引力场,便都被黑星BS-1所捕获。
黑星BS-1的表面,有几个巨大资源采集区,每个都有几十平方公里。
采集区内,都装有巨型粉碎机,可以粉碎陨石,行星碎块,航天器残骸等。
凡是被引力捕获的残骸,都被自动吸入资源采集区,然后粉碎,筛选,冶炼,最后成为高纯度金属原材料。
此时,黑星BS-1就像一个巨大的贪吃蛇,一边在深空中飞行,一边吞噬周边的残骸。
很快,光明之星也发来消息。
“很好,黑星残骸是珍贵资源,尽量收集。
战争和资源争夺是文明发展的永恒主题,人类一定要尽快理解这一点,并适应这一点!”
此时,光明之星在进行着残骸的收集。
大战之后,黑星BS-7的巨量金属残骸已经成为最宝贵的战利品,两位胜利者正在毫不客气地瓜分。
一边收集残骸,杨波一边浏览黑星的升级和维护信息。
激战过后,黑星BS-1也是遍体鳞伤,必须进行维修和养护。
看了一会,杨波看到不少令人惊讶的信息。
原来,黑星的结构并非固定不变的。
黑星是一层一层的洋葱式结构,这表示只要有足够资源,也可以在黑星的表面再盖一层。
这样,黑星将越来越庞大。
事实上,这也正是黑星正常建造过程,有内到外,一层包一层。
当然,建造新层的过程,也伴随着对内部的结构的改造。
毕竟,黑星内部的能源和支撑也是有极限的。
以黑星BS型号为例,极限情况下,可以扩展到直径数千公里的大小。
当然,对于一个轨道太空站而言,并非越大越好。
太大的话,会影响太空站的机动性。
按照光明之星的说法,直径一千公里时太空站的最佳大小。
这意味着,现在的黑星BS-1,光明之星还有升级的空间。
而吞噬了大量残骸后,这个升级也有了资源基础。
三星大战尘埃落定后,杨波随即将获胜的消息汇报到蓝星地面。
夏国,首都。
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