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太平的理想,必然会随着秦国的覆灭而断送。
可惜,荀子就算是身为人家后圣,有着近乎于至诚之道,可以前知的神通一般的能力。但他却终究不可能明白,罗浮真正的底牌是什么。
即使是现在,要不是顾虑那不知道还是否存在的上古诸神,罗浮只要完成了共享能力的本土化,那么就早可以毫无顾虑的掀桌子。
不过为了万无一失,罗浮并没有着急,现在依旧是七国纷争的时代,罗浮相信,下一次的共享之后,自己定然可以拥有对抗上古诸神的实力。
逆转天命,扭转天道大势,延续大秦国祚,甚至让大秦的长城,修建到太阳系,乃至于银河系,都不是不可能。
微微一笑,罗浮摆出一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神色来。义正言辞的说道:“师兄,难道忘了,朝闻道夕死可矣吗?况且,我既致力于致太平,又岂能为了苟全性命而蝇营狗苟呢?”
狐疑的看向罗浮,在这几个月的接触里,荀子看的出来,罗浮可不像是他现在嘴上说的这么大义凛然。
可偏偏,现在罗浮又打算前往大秦,一副真打算为了大秦,延续国祚,致太平的慷慨之态。
这就让荀子有些摸不清楚罗浮的心思了。
但很快,荀子就又释然了,无论罗浮到底如何,现在,他都将他的理念和学术,留在了小圣贤庄之中,甚至,现在儒家之中,罗浮一脉的学派,更是以一种惊人的速度在不断的扩张。
曾经不知道多少儒家八派的弟子,现在都投入到了罗浮的门下。而且,就算是诸子百家之中,都有不少人,因为受到了罗浮的感召,而选择了弃暗投明,入了儒家门墙。
罗浮既然打算慷慨激昂,自然又如何能够阻止呢?
幽幽的叹息了一声,荀子道:“师弟万事小心,你的致太平,需数代表努力也未必能够实现,若是是不可为,还需保留有用之身啊。”
“多谢师兄!!”
罗浮能够感受到,这番劝说,荀子的的确确是真心实意的,毕竟,不提其他,仅仅是这几个月里,罗浮给儒家留下的典籍和知识,就足以让这个老顽童一般的家伙,对罗浮感恩戴德的。
虽然二人名义上师兄弟,但实则,通过这几个月的接触,罗浮和荀子之间,更像是忘年交一般。
罗浮的无善无恶和荀子的性恶论,本质上其实是没有多少区别。
虽然罗浮的学术理论,是认为人之初善恶无。一切善恶的观念都是后天培养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