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人大部分肯定都是没钱的,要让他们用什么来换棉衣和粮食呢?
开国之初,地广人稀,开荒三年免税,她要不就买座山?
然后让他们给她开荒,用劳动力换这些,开出来的地,明年看看,若有机会可以种玉米土豆或者红薯?
林宝月一路出了村子,四处转着看了看。
他们这几个村子之间都有一段距离,但真要找大片的平地还真不好找,倒是林地有的是。
可是,在古代开荒并不容易,荒地不比正常的地,有生命力极其旺盛的杂草,有很多很多石头,地硬,农具很容易损坏,土壤肥力也不够,还有种子、耕牛、灌溉……处处都是支出,而且要想把土地养熟,形成一个循环,起初两三年,真的得隔三差五来除草。
正所谓锄禾日当午,锄草是个辛苦活儿,没有大太阳,草的根系晒不死,就白干了,所以只能顶着烈日干……等种上庄稼,就更苦了,因为那样就没法下锄头了,得蹲下挖草,拔草!
林宝月只在心里捋了捋这一套流程,就觉得,在古代做农民真是太苦了,要不是理智尚存,知道白送未必是好事,她都想头脑一热白送了。
所以,开荒不好整,支出大,又难有收益,她若是离开这儿,后续管理跟不上,很可能就成了无用功。
林宝月慢悠悠往回走,一边又在想,有没有在这个时代做起来不突兀的手工活儿?
其实手工这种事儿真想细做,应该让她们自由发挥,只要正经的绣样,哪怕是个手帕,都肯定都能卖上价儿,甚至家家会做的手工鞋垫儿,真要卖也能卖得出去,但……价格没法统一,不好管理,太费时间,目前不合适。
还是选一些简单不易出错的,雪灾时在家可以做,手工制品在现代都挺贵的,要回本儿不难。
林宝月打开商城找了找。
什么手工香囊、手工发叉、手工玩偶、手工抱枕、手工扇子……多得是。
玩偶太难不要,其它的……林宝月忽然发现手工扣子这个活儿可以诶!
商城标注大量收购,收购价是两块钱到五块钱一个……而买材料算下来,一个扣子的材料钱还不到一毛钱。
而且绣样简单极了,如今哪个姑娘不会点针线活儿?就这种绣样,两分钟就能绣一个。
林宝月从里头找了些最复杂的,收购价五块钱那种,挑了四种花样先收藏了,等回头再想想,再决定要不要做,主要是这种东西,太经不起查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