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
郭家在京都是很有话语权的,家里有个当贵妃的女儿,还生下了皇长子,可谓风光无两,他又官拜正二品尚书,虽然礼部没有什么大的油水可捞,但在科举培养人才方面,他们很擅长。
郭尚书也决不允许自己的孙子在读书方面这般碌碌无为,这实在是太打自己的脸了,所以他觉得如此行事,有自己做保障,又有楚王和贵妃担着,他根本不怕出什么问题,行事愈发大胆。
从一开始的只是让书童代替他完成课业,代替他写诗,到如今,直接代替他写文章用作科考。
郭乾每次考试之前,只需要把书童写的文章背下来,牢记在心,等到考试的时候再默写下来即可,事实证明,他们的确押对了宝。
上一世,郭乾靠着那书童给的答卷成为了榜眼,还利用手段抢走了萧鹤川进入翰林院的名额,可惜他德不配位,靠着虚假的学识,到了真正要用的时候,却是原形毕露。
进入了翰林院,就会被圣上关注,很多时候上朝,圣上会依据一些时事,对他点名提出疑惑,让他作答,他却支支吾吾的答不上来,久而久之,圣上对他这个榜眼的实力也就产生了怀疑。
那萧鹤川又是怎么知道这些事的呢?
这些事还得从赫连璟被封为太子以后算起,那会的萧鹤川已经凭着实力,年纪轻轻便入了户部当差。
赫连珩被囚禁,贵妃也失宠,入了冷宫,郭家一落千丈,圣上看在郭尚书是三朝元老的份上,对他宽大处理,只是降了几阶官职,打算将他发配到偏远地区为官,但就在这时候,郭乾身边的书童突然站了出来,将郭乾这些年利用他作假的事情全都抖落了出来。
试问,有人长期将属于自己的知识和学问据为己有,靠着自己一步登天,而自己付出了那么多的努力,却永远只能藏于幕后,你会甘心吗?
答案,当然是不甘心!
那时候的郭家已经倒台了,不足为惧,但他只有一次替自己申辩的机会,也只有这一次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所以他不能错过,在郭家离开京都之前,他去敲了登闻鼓,替自己申冤。
这件事当时在京都可是掀起了好大的水花,在得到证实过后,确定郭乾所有的成就,都和他本人无关,全是他的书童代劳的。
而他本人就是一个一无是处的纨绔子弟而已。
圣上大怒,觉得郭家这种行为,就是在挑战自己的皇权,在把自己当成猴子一般戏耍,居然在他眼皮子底下玩这种花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