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郊区都有拿地,那边在环岛拿了很大一片地,打算建设一块科技基地,到时候新鹭投的总部、山川游戏、青山地产,还有其他核心控股的公司都会转移到那边去,岛内的地基本上只做第四代住宅,走高端房地产开发路线。”
邱静虽然人在京城,但鹭岛那边统筹的人是许青山的母舅,两人之间的沟通并没有什么龌龊,对于情况的掌握也十分了解。
特别是在林季华了解了许青山他们在京城的布局和操作以后,也咨询了一下邱静的意见,想在鹭岛也学着做一块规模化的基地。
许青山给了他们很大的自我操作的空间,这才促使了这个新的青山基地的出现。
只不过一开始林季华其实是想把基地直接建在岛内的,物色了好多个区块的地,但是岛内拿地成本太高,而且邱静也建议他尽可能把新基地建立在靠近岛内但又能联通新鹭投工业区的位置,成为一个中转枢纽,这才把基地落在了新区。
这也就是现在鹭岛市长还是刘赐归,这要是换做别人,看到政府规划的未来工业新区最好的位置一大半都被青山资本旗下的公司、企业拿走,那基本上魂都要出窍了。
可现在刘赐归可不会有任何阻碍,一路绿灯。
倒不是许青山给他塞钱了什么,而是新鹭投作为特殊混合城投资本,对于鹭岛市府财政是实实在在的好处。
简单来说,政府卖地是土地财政收入,但新鹭投分红则是城市投资财政收入。
自己买自己的地,之后产生新的利润,政府能直接吃到两份钱。
“挺好的,这也算是资本规模化的雏形了。”
许青山颔首道。
当公司,或者准确地来说,一个集团能够达到这种规模的时候,那基本上自己作为集团董事长就已经不需要考虑太多了,事情交给其他人去办就行了。
自己只需要专心搞科研就可以。
但是,许青山想要做的事情绝对不只这些。
如果他做这些投资行为只是为了能够有挥霍的钱,那他就算不继续发展,现在拥有的钱和身份地位,完全足够他在华夏花天酒地地挥霍一辈子都挥霍不完。
可许青山迄今为止并没有什么超出自己舒适需求的额外消费。
“还得再找点人来帮忙啊。”
许青山不经感慨道。
自己手里的摊子越大,靠得住能办事的人就越缺,特别是自己的步子迈得很大,很多之前还能时长跟自己接触的下属都基本上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