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二十步之内,都算得上是精准了。
朱棣冷声道:“你当真是不懂火器相关,火器跟火药相关,本就难以控制,能够稳定发射出去,并造成一定的杀伤,就很是不俗了,若是能做到指哪打哪,那蒙古铁骑早就闻风而降了。”
夏之白道:“军中应该有能打的相较准的吧?”
“这自然是有。”朱棣一脸自傲道:“我朱棣对于军事是十分重视的,对于火器也同样重视,特意从上千名士卒中,挑选出了合适的火炮手,他们每一个都是精锐。”
“但他们不是每一个都能打的准。”夏之白道。
夏之白缓缓走了回来,双眼望着朱棣,笑着道:“殿下手中可有制造火器或者维护火器的工匠?”
朱棣点头。
夏之白道:“那我可以明确的说殿下对军中事务不太关心,若殿下真的关心军中事务,自己军中的火器火炮接连出现炸膛,而且数年没有得到改进,就该把这些工匠问责。”
“如果只是少数人不能打得准,那或许能说明是人的问题。”
“但这么多人,就只有少数的人能打准,那便说明是火器的问题,火器问题竟能让殿下引以为傲的军队,在非战争状态减员,而殿下不仅没有察觉,甚至还不以为然,这便充分说明了,殿下对军队的真实情况其实并不关心。”
“殿下关心的只是自己的军功。”
“只是自己的成就。”
“为将者,在战术战略方面,没有太多进展,全靠他人排兵布阵,在治军方面,军纪不严,上下放松散漫,对于士卒的伤亡更是满眼漠视,你手中的大军之所以能打胜仗,并不是他们有多强,而是蒙古现在太弱。”
“再加上是大明的这些士卒悍不畏死。”
“但拿着这么多将士的血去打赢的战争,当真值得吗?”
“我觉得不值。”
“因为殿下本可以做的更好。”
“提前推演好战争的后续,做好充足的战争准备,至少进退有据,对具体的排兵布阵,有明确的方案,让士卒也能聊熟于心,那岂不是能更大程度减少军队伤亡?谋而后动,一直是兵家领兵之法,但殿下似乎根本没得要领。”
夏之白淡淡的摇头。
他负手而立,双眸盯着朱棣,笑着道:“我虽不才,若是能领兵五年,靠着结硬寨,打呆仗的办法,只需掌军五年,同样的军队,面对殿下的大军,只会是屠鸡宰狗。”
“因为殿下的一举一动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