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依旧能做到如陛下一样,将奉天殿杀得是血流成河,但底下的积怨不满就解决了?”
“陛下将朝堂的官员,清理了一批又一批,但贪官污吏依旧层出不穷,根子上坏了,杀再多的官员,抓再多的贪官,基层始终能够源源不断的输送贪官上来。”
“这些上来的贪官在前车之鉴下,只怕会更加糊弄。”
“而且陛下也莫要强求出现多少清官。”
“因为大明的体制不允许。”
朱元璋眉头一皱。
他冷哼一声,眼中闪过一抹寒光。
“无稽之谈。”
“咱什么时候不允许了?”
“咱颁布《大诰》,严惩贪官污吏,就是为提拔清正廉明的官吏,咱手下这些官吏,要是真的干净,咱谁没有重用过?”
夏之白摇头。
他沉声道:“陛下听自己想听的话听太久了。”
“大明的确有一些清官,但这些清官,又有多少人是正经提拔上去的?”
朱元璋瞳孔一缩。
夏之白冷声道:“清官是要做事的,但大明地方官就四五个,朝廷每年还要颁布各种政令,能把朝廷的事做好,就已很是难得了,那还有多少精力去做实事?”
“陛下求的天下贤才,要的是‘务得经明行修、文质相称之士以资任用’。”
“但这些人根本没机会展现才华。”
“在陛下的体制下,干任何事都会变坏,无论初衷是好还是坏。”
“因为没钱!”
“做事需要用到钱。”
“朝廷不可能给与多少财政支持的,就算是我这京都盐铺,得到了陛下五万两白银支持,但陛下也知晓,这是借的,我在今年六月,更是还了一万两的利息。”
“我这事尚且是做成了,即便如此,依旧为陛下抱怨颇多。”
“何况天下其他人?”
“兴修水利、道路改善、教育文化等等,都需要用到钱,朝廷会给他们拨款吗?”
“不会。”
“不仅不会,朝廷还会去查他们,因为他们把这些事干起来了,这就不应该,定然是有跟地方商贾乡绅苟且,不然哪来的银两,而这一查,基本是一查一个准,任何做事的都下去了。”
“朝廷不会管‘官商勾结’做的好与坏,只会抓着官商勾结这一点不放。”
“最终。”
“徒留下一堆欺上罔下的官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