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只一年的时间,她不仅稳定了3a,还提升了各种技术,比赛到现在只拿第一连第二都没有过,更是屡创佳绩。原以为这样就已经很强了,没想到今天一个十三岁的4t,令现场鸦雀无声。
这是人类吗?
这真的还是人类吗?
她才十三啊!
她已经凭借3a站在青少组女单第一了,升组以后可以直接去巅峰与现在的一线女单pk的!
现在又来了个4t,她还想怎么样?
让不让人活了……
梅山雁苦涩地想着,我连3a都没……
原以为跟丛澜的差距是很大,但至少能看到,她也在练3a,方晨教得很认真。
但现在,梅山雁发现不是的,她已经难以望其项背了。
男单组里,成年和青少年间,教练提丛澜的次数也不少。因为他们并不能有丛澜那样的3a。
卓铮、楼翎、易儒他们几个有,却比不上丛澜的稳定性,至于其他的人就更不行了。
说是能跳四周的,有的人其实成功率低到一天都不一定能出一个,翻来覆去,可以代表国家队出战的,数来数去只有那么四五个人,还无法站在前列,一升组就打不过了。
楼翎是最有希望的,可他今年连大奖赛总决赛都没有进去。
易儒也是被期待的,但他的四周跳很不稳定,3a也是勉强。
很多青少年组的男单选手们,至今还把2a放进节目里,不是人人都会跳3a,这很难,对于女单来说特别难,对于他们而言也并不容易。
普通选手与一线选手,技术动作是有壁的。
所以教练们会高频率地提到丛澜,提她那让人羡慕的3a,提她训练的高效,提她雷打不动的坚持。
不是每一个人,都在拼尽全力地奔跑,他们会累、会想歇一歇,会因为外界的因素而改变自己的态度。
会在训练中偷懒,说是在冰上两三个小时甚至更久,实际连丛澜的一个半小时成果都比不上。
她练3a最猛的时候,一分钟可以跳一组半。
一组是十个。
摔倒就爬起来继续,落冰了就迈步接上继续,高强度地练习让观看者震撼。
虽然这样的节奏无法持续,但这是她的能力。
上半年,丛澜连去外面冰演,也趁着彩排的间隙里,在那小小的冰场上跟于谨赶训练。
冰演场地比赛用的要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