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去找xx要图文,你去推下这个,新闻平台谁在跟?忙起来忙起来,忙完了我申请资金带你们出去大吃一顿!”
组员们:“好哎!”
冬运会一向办得悄没声息,这一次的十三冬,别的不说,花滑是在国际上都备受关注的。
哪怕是国内赛,丛澜的外国冰迷粉丝们依然很关注。
放出来的直播链接有全世界五十多个国家的ip访问,迟敬涵回去了以后,听负责信号的同事感慨花滑出明星选手真不错。
“国外几个电视台还跟我们买版权,这都没干过的事儿,把我们台长都惊动了。”
“青少组比的两天就陆陆续续有国外ip,但可能是后来知道丛澜还没开始比,所以就又退了。”
“我看所有的新闻报道里,只有丛澜的数据一骑绝尘,别人是1她就是1000,花滑原来这么能打吗?”
迟敬涵把手里的p放到盒子里,无奈地摇头。
不是花滑能打,是丛澜能打。
难得换班回来休息,比赛期间记者基本上是二十四小时待命,他很久没好好睡一觉了,抓紧洗漱了以后,躺在床上时手机响了一下。
老婆给他发信息,说麻烦给带个丛澜的签名照,要两份,因为他孩子也想要。
迟敬涵:“……”
行叭,我记个备忘。
·
花滑的出场顺序是国内赛的积分,不是不想看国际赛,但每年能出去比的就那么几个人,要是谁有伤了还会缺席比赛,这还怎么看国际赛积分?
这两年丛澜的国内赛都不是全勤,四月份的冠军赛总是会缺席,不过她每次都第一,后面的褚晓彤等人也不是都全勤,加上成绩也会有起伏,所以丛澜的积分还是遥遥领先。
三十余人里,丛澜最后一组最后一位出现。
正经比赛,跟全锦赛什么的都不一样,短节目的前24才能进入自由滑。
这么一安排,十三冬的正式性一下子就提高了。
毕竟,只有四大洲欧锦世锦赛冬奥会这类的a级赛,才有“进入自由滑”这么一个门槛。
丛澜在候场热身,她戴着耳机闭上眼睛过自己的短节目。
不远处是正在跳绳的褚晓彤,梅山雁则是在做陆地上的3lz3t连跳。
第一梯队的众人心态相对来说比较稳,技术难度低的十几人则是忧心忡忡,担心自己不能进入自由滑。
虽然都是注册在籍的职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