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忍不住笑起来:“你可别骂他,这愿望听起来虽然有些天马行空,不着边际,也有些上不得台面,乃是赤子之心。而且各地都有美食,当地人能享用,这肯定是盛世。你想啊,若是大灾之年,天上飞的水里游的地上跑的甚至连草根树皮都被吃了,能活着就不错了,何谈美食啊,甚至当地匮乏的连盘菜都没有,天下百姓吃点饱了才会想着吃得好。”
“您说得是啊!”
这时候走到了学校门口,大家下马,看到一处牌楼。这是汉白玉四柱三开间牌楼,上面四个字“巧夺天工”。
海棠顾不得看对联,就问:“这几个字谁提的?”看着像是十一的字啊。
左右两边随从回答说:“是十一爷题写的,他来看了一次,说日后这里的学徒要跟着造办处的老师傅学做工,理应让他来题字。”
大家从牌楼下进去,走不远就是正门,这正门修建不高,这还不是重点,重点是上面三个字“开慧寺”。
海棠问:“怎么是这名字?我一开始不是说这是理工书院吗?”
旁边负责营建的工部官员说:“一开始是定这名字,但是去年年底的时候有些大人说用这个名字不妥。理字太大,工字更大,理学乃是显学……”
“别说了,本王知道了!”肯定是那些文臣咬舌头了!
这官员赶紧说:“六王爷说了,说寺乃廷也,府庭所在皆谓之寺,例如大理寺、太仆寺等,这里将来必出栋梁,必定和翰林院一样一文一工分庭抗礼,所以不如叫开慧寺,取启人开智慧之意。”
海棠点头:“进去看看。”
进去后就看到如四合院一般的房舍,上下两层,嵌套得整整齐齐,里面各处院落过道都有铁栅栏隔开,随着山势一直向上。刚才看到的四合院都是学生宿舍,越是往上,房屋越是高大宽敞,这就是教室了。
海棠和弘晖把里面各处都看了,各处细节也都问了,考虑到很多人是从南方来的,冬天可能会受不了,所以这里大家都是睡炕。除此之外,大家还看了食堂澡堂等各个地方。北方缺水,这里的饮用水和洗澡洗衣服的水都是山上的溪水,也就是说需要这群人省着点用。
除了生活方面,从授课老师到去实习的时候如何安排都有规矩可循,就目前而言,似乎没什么问题,只等着开学新生入住。
至于教材,莹莹编撰的初级教材有用的,高级的专业课教材是造办处编纂,他们对海棠这种不太懂又要瞎编的事儿很担心,十一阿哥特意跑来暗示海棠别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